外销瓷:跨越时空的丝路对话

2018-07-24 11:46:12北京日报

清代五彩陶瓷油灯

  自古在西方人眼中,东方文明就像一处闪着金色光芒的宝藏,遥远而神秘,智慧而绚烂。中国的陶瓷蕴含着独特而悠久的民族文化内涵,作为丝绸之路上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使者,成为“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载体,对中西方经济、文化和艺术的交流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导“让文物活起来”的今天,销往西方的中国古代陶瓷印证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以柳树图案为代表的“中国风”青花瓷

  定制瓷中的美学交融

  “外销瓷是征服世界的艺术外交瓷,促进了中西方经济、科技、艺术的进步和交融。”在收藏的外销瓷中,特别偏爱一种特殊的品类——定制器。定制瓷是东方工艺与西方文明的激烈碰撞,在碰撞中互相学习、融合、共生。多年运用高科技光学仪器从事古玩鉴定的工作,对“灯”有着特殊的感情。在陶瓷灯具中,有一盏清代的五彩陶瓷油灯较为特殊,属于典型的定制外销瓷器。设计者充分利用陶瓷、金属、玻璃等不同材料的特性,把东方的陶瓷之美与西方的机械工艺巧妙地结合。油灯高60厘米,由灯座、油仓、灯盘、灯罩四部分组成。灯座用陶瓷做成奖杯的形状,厚重高大的陶瓷灯座稳固、安全。灯座的杯口内安插一只以斜肩为沿的短柱形陶瓷油仓,口部镶嵌铜箍,用来储存燃油。

  灯盘用黄铜制成,下端伸出一柄钮,旋转柄钮可自由伸缩灯捻来控制火苗的大小,从而调节灯光的亮度。上方的玻璃灯罩呈长颈花瓶状,据说是17世纪欧洲人根据意大利发明家达·芬奇提出的理论发明的,不但透光而且能使燃油充分燃烧,大大地提高了油灯的亮度,减少烟雾,既节能环保,也起到防风、防火的作用。灯座与油仓表面用釉上五彩描绘了南方庭院里妇女、儿童嬉戏的生活场景,画面生动活泼。关海森认为,“这盏极具科技含量与艺术品位的油灯,既展现了中国陶瓷的工艺与彩绘艺术,又融合了欧洲工匠的技艺精华,是中西合璧、将艺术与实用完美结合的杰作。展现了自古以来人类崇尚节能环保的理念,以及追求光明自由的共同理想。”

  中国创造的瓷器是人类历史上材料工艺的一次重大革命。在欧洲订购的外销瓷中,许多纹饰、器型都是依照外商的西方审美要求制造的,这也正是外销瓷最具特色的地方。清代玲珑瓷塑高足果盘是当时欧洲皇家贵族向中国定制的瓷器,它的造型结合了欧洲金属器皿的制造工艺,独具创新地打破了瓷器传统的表现形式,创作出一对宛如金属丝、植物藤条随意扭曲、编织的陶瓷器皿,巧妙地给材质坚硬刚脆的瓷器赋予柔韧的弹性美。而中间衔接的部分,则创新地采用西方组合工艺,用螺丝相连。

  自古以来玲珑瓷、脱胎瓷是陶瓷烧制工艺中难度最大的,常见的玲珑瓷器在制作时往往‘肉’大于‘漏’,也就是挖掉的镂空部位要比留下的坯体体积小。而这对果盘恰恰相反,而是漏大于肉。这对玲珑瓷果盘非常罕见,不但工艺精美细致,设计也非常大胆,是西方美学观念与东方审美情趣巧妙的交融。

  清代玲珑瓷塑高足果盘

  瓷板上的丝路源头

  中国瓷器的西传不仅改变了欧洲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习惯,其画面中展现出的山水风景、园林庭院、男耕女织、人物故事,更是让欧洲人感受到了来自中国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相处之道。我国古代重农耕,尚蚕织。“耕”表现浸种、插秧、灌溉、祭神的农事劳作,“织”展现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的生产活动。据关海森介绍,在他众多藏品中,清乾隆时期的粉彩瓷板画《御制耕织图》意义非凡,是他从一位比利时藏家手中请回来的。“丝绸和陶瓷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两类商品,这件藏品用陶瓷来表现古代丝绸的生产活动。丝绸代表着古代的生物科技,而陶瓷代表着古代的工业科技,这件耕织图瓷板画将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关海森说。

  这幅尺寸约一米高的瓷板画,细细看来近有清澈的池塘、嶙峋的山石,远有茂密的树木、厚实的屋檐。画中正值红日中天,庭院竹栏边老妇手持蒲扇侯火,大滴汗水从脸颊流下,帘幕下妇人们端着竹蚕匾将迟老之蚕去上蔟,蚕儿吐出的缕缕细丝白如雪。一旁竹榻上“得闲儿女子,因卧呼不觉”,任凭姐姐拉扯着就是耍赖不起。远处茅屋中稚嫩的孩童或手持松枝,或玩着拨浪鼓围着劳作的大人身旁,为辛苦的劳作生活增添了一丝乐趣和生机。多幅场景相联结,沿着庭院风景自由展开,描绘出了一幅生机盎然、恬淡自由的春日蚕织时光,于方寸之间展现出江南恬静秀丽的庭院之景,以及辛勤劳作的生活场景。让人从画中感受到桑事劳作的快乐与诗意,传达出中国朴素的自然观。

  清乾隆粉彩瓷板画《御制耕织图》

  风靡英国的中国爱情故事

  好的陶瓷作品除了要有先进的设计理念、合理实用的功能外,还要具备独特的艺术审美和文化内涵。自古中国创造的瓷器蕴含着很强的民族文化,而外国人如果想模仿我们的陶瓷,也需要赋予它相应的文化特色才能长久。海上丝绸之路使中国青花瓷进入英国,这种蓝白相间的纹饰,以其端庄典雅的东方韵味深受英国人的热爱。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后,18世纪欧洲成功仿制了中国瓷器,并尝试突破单纯地借鉴复制,融入欧洲元素,形成欧洲瓷器特色的艺术风格。在对中国陶瓷的仿制上,英国人最为着迷和执着。在当时的英国流传着一个关于柳树图案的中国凄美爱情故事——“青花瓷盘的传说”,这个故事被赋予在一系列仿制“中国风”的青花瓷商品上,一经推出便风靡英国。

  美丽的富家小姐孔瑟不满父亲定下的婚事,与穷苦书生张生相爱并私订终身,两人私奔被小姐的父亲发现并派人追杀,最终双双殉情火海。英国人在中国《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情节基础上,又融合了莎士比亚《罗密欧与茱莉亚》的浪漫悲情色彩,再度创作了这个情结复杂又充满戏剧张力的爱情故事,并以诗歌、小说、漫画剧、电影的形式广泛传播。当时流传的典型柳树图案包括多情的飞鸟、摇曳的柳树、古朴的石桥、错落的楼阁等,运用多维丰富的意象展示了孔瑟和张生的恋情与磨难。尽管柳树图案故事的确切作者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故事的灵感深受中国传统浪漫传说的影响。以青花瓷为载体的中国文化,在设计工艺、审美理念、生活方式、文化形态等方面给欧洲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为欧洲文化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责任编辑:陈小利)

1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