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当代思考

2018-06-30 11:42:06中国文化报

  本报记者 施晓琴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书写当代视觉史诗已成为今天中国美术家的历史重任。主题性美术创作也再次从艺术史中被唤醒,而世界在变,中国在变,时代在变,当下进行的主题性创作被赋予了诸多当代文化的审美特征,有关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当代价值也成为中国美术理论探讨的重要命题。日前,由《美术》杂志社与四川大学联合主办,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承办的“中国当代美术建设专题研讨会系列: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当代性”在四川大学举行,来自美术界的20余名专家学者以不同视角重新审视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学术传统与当代价值,并对今天主题性美术的创作实践与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

  主题性与艺术性统一而不矛盾

  当下,重识主题性绘画创作的艺术价值,探讨主题性绘画创作的艺术规律已成为解决与提高当代画家思想认识的关键。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美术》杂志主编尚辉从东西方主题性绘画创作的历史,探讨了被现代主义艺术理论所忽视的主题性绘画的叙事特征与审美价值。他认为,当代视觉史诗的创作,需要艺术理论的支撑引导。绘画艺术从产生那天起就肩负着叙事的审美使命;不论哪种艺术,模仿性、再现性都是艺术的基本形态;抽象的、超验的都只是围绕着这种常态的短暂变体。因此,再现性绘画最典型显现的主题性绘画,也一定具备绘画艺术、社会与审美价值的恒久性。

  主题性美术创作蕴含了更多的政治价值、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因此,其作为美术创作本身的艺术价值也容易被忽视。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洋认为,对主题内容的认知和感触是主题性美术创作构思与创作的基础,但作为“主题”的内容却并不是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全部价值所在,艺术本体第一性的价值核心永远根植于其艺术性。

  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工则着重讨论了美术创作主体的当代意识。他认为近30年中国美术创作中的现代性问题依然延续着,而当代性问题也已经出现,并有此消彼长的趋势,这在主题性美术创作中同样如此。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报》执行总编王平表示,历史题材主题美术创作的当代价值有三个主要方面,即历史价值、时代价值、艺术价值。“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必须从艺术与历史两个角度去判断其优劣成败。”王平说。

  在纵横比较中反思借鉴

  研讨会上,部分专家从国内外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历史梳理,探讨了中外主题性美术创作的特点和规律。同时,回顾了20世纪以来中国主题性创作的发展历程,对当时的时代风暴与审美特征等进行了讨论。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学术院长黄宗贤说:“探讨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有过怎样的发展历程,其占主导地位的缘由是什么,经典的主题性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来自何处等,对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健康良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认为,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最具思想含量、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的艺术作品主要是主题性创作。它们体现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意旨,蕴含着浓郁的家国情怀,是历史真实与艺术真情的融合,体现了宏大叙事与艺术表达的融洽。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梁舒涵对“主题性美术”的概念进行了考据,厘清这一概念与“主旋律美术”“叙事性美术”“情节性美术”或“历史画”之间的细微差异,从而确定主题性美术在东西方艺术传统中各自的所指范围。他提到,现代意义上的主题性美术并非来自中国本土艺术传统,而是滥觞于1930年代以徐悲鸿等老一辈艺术家对西方历史绘画的改造和实践,并通过历辈美术创作者的凝练与革新成为了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屈波表示,在1980年代,中国画的主题性创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叙事中加入了抒情,艺术家个人抒怀有机地融入了主题叙事中。如周思聪、邢庆仁等艺术家的创作,不但突破了中国画主题性创作的既有格局,也对众多非主题性创作产生影响,从而参与并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新时期以来中国画的变革潮流。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林木则对近10年几次重大主题性创作的情况进行了回顾,他提到,由于国家精心组织和一批优秀艺术家参与,主题性创作近年来取得了可喜成就,但仍处于较为被动的状况。“随着国家的强盛和民族自豪感的增强,主题性美术创作的状态会得到改善。”林木说。

  做新时代的书写者

  按照“塑造史诗品格,铸就美术高峰”的工作思路,中国美术家协会2017年对部分省区市重点美术院校、重要美术机构开展了主题性美术创作现状调研。中国美协研究部主任冯令刚结合调研成果表示,如何从美术创作本身的角度切入,探索新的语言表达方式及呈现方式,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夏燕靖指出,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主体是高校和研究院所,尤其是高校作为创作重镇,有老、中、青艺术家薪火传递,是国家级主题性创作艺术队伍的排头兵。“高校中的艺术家能够直接带动和引领青年学生创作与探究的热情,这是一种导向。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要求有精湛的技艺,特别是驾驭宏大题材的‘手上功夫’,如此方能做到历史的图证。”夏燕靖说。

  艺术发展到当下,人们对“主题性”认识已经远远超越了过去的模式,它包含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顾平表示,作为艺术永恒的命题,主题性美术创作是直指“人性”的大题材,具有“史诗”般的魅力,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比及;作为艺术创作的一种方式,它应该而且必须是艺术家真情的流露与艺术真实的表达。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冯民生认为,主题性绘画的创作思想往往体现国家意志和民族意识,也体现审美趋向和普遍价值认同,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反映。尚辉强调,如何将当代世界文化要素融入传统的创作经验中去,从多方面进行主题性美术创作实践的创新,是当代美术家和理论家的重要课题。“我们正处于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如果美术家不能用自己的画笔和刻刀来见证和书写这段伟大历史,不能以当代视觉的杰出作品来标记这个伟大的时代,那将是当代艺术家的失职。”尚辉说。

(责任编辑:罗书银)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