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市场之需:艺术品鉴证备案与第三方权威鉴定
2018-06-30 19:16:29收藏快报
近日,演员袁立质疑王中军售其假艺术品的事件在媒体上闹得沸沸扬扬,有质疑、有解释、有澄清、有回应,相信关注此事的圈内外人士对事情自有分辨和判断,笔者也毋须多言。如今,只是针对此事件中的一些艺术圈现象,略作讨论,虽说艺术品真假话题多不胜数,但从一些细节现象中,寻求真假迷雾的驱散之风,即使微弱,亦应行之。
袁立在详细叙述事情经过之时,提到了作品没有证书,甚至不知道作者和作品名。这里就引出了一个如今艺术圈提及比较多的概念——艺术品鉴证备案,为艺术品做好“身份证”,为每一件艺术作品提供了准确、安全的唯一鉴证信息。有了鉴证备案的存在,艺术品的真假问题上可以一定程度以备案为判断标准。当然,艺术品的存量极大,而且不断有新的艺术品诞生,要做到足够的鉴证备案还需要时日和艺术家观念的转变。在前文的事件中,袁立购买的其中一件雕塑的作者出面发表声明,称作品系自己所作。我们做个假设,如果这是件做过鉴证备案的艺术品,可能事情会简单很多,当然,介于时代限制,也只能出于假如的考虑。
在整件事情中,拍卖行的鉴定意见是整件事情的起因,袁立的声明中写到“他们(拍卖行)认为这不是此位艺术家的第多少件作品”。当然,后来雕塑作者亲自发声明,让这个拍卖行有了自摆乌龙的嫌疑。
以目前国内的鉴定情况来说,作者自鉴还是更容易被认可的,比如2017年史国良鉴定假画并亲自出庭的案件,法院经审理认为,作为真品的画家,史国良对该作品真伪的鉴别具有权威性。拍卖行的鉴定水平因拍卖行的资本、经验等差异,也有天差地别。这里真正需要的鉴定者,除了作者,还应有权威的、有公信力的第三方鉴定评估机构,这也是目前艺术市场所缺失的。国内艺术品体量如此大,如果以被人诟病的花钱买鉴定书的方式来获取鉴定凭证,那偌大的圈子里,谁还能相信谁。
当艺术品在市场上开始流转时,开始了饱受争议和质疑的一生,拍卖行都追求流传有序,亦是在真假中求真的最好选择。如果有艺术品有自己的身份证,还有能有权威的第三方加持,它的一生,或许会平顺很多。说个题外话,在诸多网友的评论中,有这样一句“(这场争论)几乎就是幅包含所有写实元素的当代艺术圈浮世绘,唯独没艺术”——说到底,这件事辨的也不是艺术本身,不过是人情世故罢了。
(责任编辑:雷斌)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