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伯年《瓜果图》清新雅致
2018-06-30 19:08:29收藏快报
清末画坛的“海派四杰”任伯年、吴昌硕、虚谷、蒲华中,任伯年的画艺被认为是“仇英后的中国画家第一人”,吴昌硕更是尊称他为“画圣”。任伯年(1840—1896),浙江绍兴人,名颐,字伯年,以字行,别号山阴道上行者。任伯年的绘画技法全面,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洋画的技法,将个人审美思想、艺术追求和时代需求相结合,形成了明快、温馨、清新的独特画风,使画面气象万千,在当时的“正统派”外独树一帜。
年轻时的任伯年,曾在上海古香室扇庄当学徒,因此深谙画扇之理,得以终身受用。任伯年的扇画非常重视观察和提炼生活,往往在不大的尺幅中将景象描绘得精妙非常。作于1877年的《瓜果图》(见图),即是他的花鸟扇画代表作之一。
任伯年精于画人物,花鸟画则更富有创造性。这幅画构图饱满、设色淡雅,所绘石榴、佛手等物呈现出一种古朴典雅的自然之美。佛手的偃仰柔美、石榴的掩映单复、枝干的穿插伸展,在画中都表现得生动多姿,充满了灵动的韵味,显示出勃勃生机。
从技法上看,任伯年吸取了水彩画的质感色调,结合国画的勾皴点染,线条简练沉着、有力潇洒。画中的佛手被描绘得清新活泼,使人对之涤尽尘虑。对石榴的刻画,也达到了生动自然的效果,看起来晶莹欲滴,似乎比真实的果实更加令人喜爱,足见任伯年不愧为“海上画派”中的佼佼者。
佛手和石榴,寓有多福多寿、家族兴旺之意,为清代画家经常采用的吉祥主题。任伯年对于这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绘画题材,一直在追求更为纯洁的艺术性和作品的雅俗共赏性。从画中的笔墨清新雅致、赋色明丽润泽,都能看出任伯年除了远承宋人和元人的笔法外,又汲取了恽寿平的没骨法、徐渭的写意法,这为他开辟了花鸟画的新天地,也使他不到30岁就成为名满上海的大画家。
在任伯年、任熊、任薰和任预这“海上四任”中,任伯年的成就最高,他的作品不仅功力深厚,而且多富生活情趣,对近现代画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著名画家王雪涛评价道:“任伯年用色非常讲究,尤其是用粉,近百年来没有一个及得过他。”
(责任编辑:雷斌)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