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媒艺之言”博士论坛第四讲黄钦:争议性议题的视觉修辞研究
2018-06-05 20:52:25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
6月5日下午,“媒艺之言”博士论坛系列讲座第四讲——《争议性议题的视觉修辞研究》正式开讲,主讲人为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广播电视学系主任黄钦副教授。影视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汤晓山、党委副书记江央慧及相关系部师生到场聆听了讲座。
讲座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从修辞到视觉修辞”、“视觉文化与视觉修辞”、“争议性议题的视觉修辞”。讲座中,黄钦副教授追溯了视觉修辞的来龙去脉,并对视觉修辞在视觉文化研究中的地位以及如何对争议性议题进行视觉修辞分析作了汇报和交流。
黄钦副教授认为,修辞不仅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一种话语实践。纵观人类发展史,修辞可谓沉浮跌宕,起起落落,从“术”到“学”,从政治实践到生活实践,从以说服为目的到走向沟通和协商目的,修辞成为人类的存在方式。在消费主义社会,修辞正在发生视觉转向并进一步向“实物修辞”和“空间修辞”演进。这一动向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在视觉文化研究中,目前存在文化研究取向和视觉理论研究取向两种路径。文化研究取向专注于视觉文本的接受而非生产问题,倾向于批判媒介、图像、感官对于人的主体性的压迫,这样的研究很容易使研究者直接略过视觉文本的内容和构成而直接形成判断。与之相反,视觉理论取向则对视觉文本持肯定态度,认为我们无法将人从媒介、图像、感官中剥离出来,我们应该考察视觉与人的主体性形成的内在关系。正是在后一种研究取向中,视觉修辞找到了自己的实践生长点和研究空间。最后,黄钦博士列举了张华勇救掏粪工、打假英雄王海、南京彭宇案、汶川地震中的“范跑跑”等争议性议题,并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向大家介绍了可以用于争议性议题视觉修辞分析的理论框架。
在随后的交流环节中,申雪凤、王廷飞、黄毛毛、刘文军、韦哲宇、郭健鸣、郭画等老师及到会的同学们围绕讲座内容与黄钦副教授进行了深入讨论。广告学系主任申雪凤副教授针对视觉修辞理论的研究对象和适用范围进行了讨论,提出新闻事件中的“决定性瞬间”是否可以纳入视觉修辞分析框架的问题;影视编导系副主任王廷飞副教授对视觉修辞这一领域表示了浓厚兴趣,希望能够将这一理论和方法用于指导创作实践;广告学系黄毛毛博士认为,视觉修辞研究应该兼顾视觉心理学和中国视觉修辞的发展历史;影视编导系刘文军博士针对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呈现提出了视觉修辞的主体性问题;戏剧影视文学系韦哲宇博士与黄钦副教授探讨了情感在视觉修辞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广告学系郭健鸣老师从跨学科视角讨论了视觉修辞的理论框问题;戏剧影视文学系郭画老师就“互文性”这一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黄钦副教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一一进行了回应,现场气氛活跃。
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汤晓山教授对此次讲座作了总结发言。汤书记首先感谢黄钦副教授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这次讲座内容,充分肯定了博士教师们将个人研究兴趣与学校办学定位相结合并以此确定研究方向的努力。同时,汤书记也希望黄钦副教授能将新闻与艺术进一步结合起来,在视觉修辞研究中引入美学、心理学的内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现有理论框架。讲座最后,汤书记表示,师生们共同参与博士论坛的学术交流活动,态度很积极,提出的见解也很有意义,揭示了视觉传播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的研究空间,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和探索。
附:黄钦副教授简历
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获新闻学博士学位,影视与传媒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广播电视学系主任、副教授,曾在基层新闻单位工作多年,被评为“江西省广播电视系统‘创三好’先进个人”、“九江市首届优秀新闻工作者”,主要研究领域为网络抗争、视觉修辞;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项、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在《新闻界》《情报杂志》《新闻战线》《中国记者》《电视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6篇,论文《制度风险的媒介传播:独生子女政策变革的议题建构、话语修辞与权力再生产》曾获“人民网优秀论文奖”二等奖。
(责任编辑:王超)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