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公布
2017-09-11 13:25:51中国文物网
9月1日,山东省考古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公布2016年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这五大考古新发现分别为:泰安大汶口遗址考古发掘、章丘焦家遗址考古发掘、临淄齐国故城10号建筑基址考古发掘、济南市鲍山街道梁二村墓葬考古发掘、黄岛区土山屯墓群考古发掘。五大考古发现时代跨度长、文化内涵丰富、价值突出、意义重大。
为配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2012—2017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大汶口遗址持续开展考古工作。2016年,清理并解剖了大汶口文化房址6座,发现了大汶口文化时期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单体建筑,结合前几年工作成果,可以完整揭露出一片房屋排列有序、规模大小有别的史前人类生活居住区。
2016—2017年,山东大学考古学系对章丘焦家遗址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合计发掘面积约2000平方米,成果丰硕,共发现大汶口文化房址116座,墓葬215座,以及各时期灰坑974处,在发掘区南部还发现了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城墙和壕沟的线索。在这些墓葬中,有20余座属于大型墓葬,它们面积大、棺椁俱全,随葬品数量多、种类全,并出土了大量玉器和制作精致的白陶、彩陶和青灰陶器等。另外,还发现了一批和大型墓葬相关联的器物坑、动物坑等祭祀类遗迹。种种迹象表明,焦家遗址是距今5000年前后鲁北地区的一处大型中心聚落遗址。焦家遗址是深入开展鲁北地区史前聚落结构和变迁研究的理想案例,对于探究我国东部地区古代社会的文明进程等学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5—7月,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联合黄岛区博物馆等单位对黄岛区土山屯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工作共发掘古代墓葬60余座,主要集中在西汉时期,出土了铜镜、漆器、公文木椟、丝织品等大量随葬品,其中一座墓葬中出土了“萧令之印”、“堂邑令印”两枚玉印章,为判断墓主人身份提供了确凿证据。此次发现的公文木椟内容详尽、文字清晰、笔迹工整,是研究秦汉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房卫)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