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古开今”江苏美术馆馆藏明清绘画专题展启幕
2017-08-21 08:49:57《美术报》
在江苏省美术馆的收藏中,明清绘画作品颇丰。“借古以开今——馆藏明清绘画专题展”继“山水篇”之后,于8月9日—9月5日推出“人物花鸟篇”,首次专题展示了馆藏明清人物画、花鸟画精品。
“借古以开今”乃清代画家石涛所言。纵观画史,自开新面而成大家者,必能穷究古今学艺之精深,而又能参合造物之变化。本次展览系统梳理了馆藏明清名家名作,遴选出近40位画家的70余幅作品,彰显传承有序的绘画史发展脉络。
江苏省美术馆充分利用本地域的美术资源优势,以收藏江苏地域为主、兼及其他地区的美术精品为特色,承担对美术史特别是江苏美术史收藏与研究的责任。本次展览,江苏与侨居江苏的画家近半数,兼及浙江、上海、安徽、广东等其他地区画家。“金陵八家”“扬州八怪”代表江苏地域的风格流派;“海上画派”中江苏籍的有王素、沙馥、倪田,侨居江苏的有虚谷;此外还有常熟之杨晋、黄鼎,丹阳之蔡嘉,侨居扬州之张赐宁,丹徒之周镐,南京之司马钟,盐城之周贲如,扬州之陈崇光等,他们共同代表江苏地域画家群体在画史上的重要地位与突出贡献。
明清绘画发展兴盛,从地域上来看,明末清初的南京人文荟萃、清代前期的扬州富甲天下,鸦片战争后上海、广州开埠通商,一时间画家云集,创作、购藏活动鼎盛。从题材上来看,花鸟画大兴,“扬州八怪”“海上画派”画家多以此为主;仕女画、故事画盛行,源自文人、民间传统。从风格上来看,文人写意画成就卓著,各家各派发展成多种多样的画法形式,追求雅俗共赏的格调。作画既是“一枝一叶总关情”,又是“画梅乞米寻常事”;既突出画家个性,又切合民众需求,传统文人画充盈着新的创造活力。
传统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是中华艺术独特的人文内涵。本次展览以众多名垂画史的大师大家作品,昭示着代代积淀的笔墨法则、写意精神,在绵延不断的传承中,呈现出风格多样的时代创新。
(责任编辑:王璐)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