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专访】高茜:血液里流淌着什么 才最适合表现什么

2017-08-18 17:14:30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张凯

 

“文化传承·丹青力量——中国艺术研究院中青年艺术家系列展”本次迎来艺术家张见和高茜双个展

  8月12日, 当代著名工笔画家张见和高茜的双个展“见微集”和“花笺记”联袂亮相中国美术馆。此次展览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文化传承·丹青力量——中国艺术研究院中青年艺术家系列展”之一,对两位工笔画家的艺术生涯进行大规模的阶段性回顾。其中“见微集”呈现了艺术家张见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的20余件重要作品;而“花笺记”则展出了艺术家高茜近10年创作的15组30余件作品。

  高茜:血液里流淌着什么,才最适合表现什么。

  雅昌艺术网:高茜老师的2017年的新作《花间》也和以前很不一样,不仅尺幅放大了很多,画面也更丰富,对这件作品您是如何考虑的?

  高茜:对,画大尺幅的工笔画,其工作量相对小幅而言,是呈几何倍数增长的,不过在中国美术馆的“花笺记”中,我希望能有一件2017年的新作呈现,与2007年的作品形成一个10年的呼应关系,所以创作了《花间》。以前我的作品构图大多是主体居中,背景留出更多空间,但在《花间》里我试着让画面变得更丰满,所以在创作过程中我一直在看徐熙的《玉堂富贵图》,揣摩古人在处理这种大尺幅时的想法。我发现徐熙画这件作品时,处理很放松,没有因为描绘对象多而拘束,所以我在创作过程中也试着去捕捉这种放松感。

高茜《花间》235x75cm 纸本设色 2017年

  雅昌艺术网:您的很多作品背景中有手绘的底纹,底纹在画面中扮演一个什么角色?

  高茜:画条纹对我来说是一件很特别的事,因为我是两面性比较强的人,一方面敏感,一方面木讷,或者说是对某些方面敏感,某些方面又很木讷。以画条纹为例,在观众看来,画条纹或许是机械性的工作,但我其实很享受水在纸上逐渐晕开的痕迹,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我可以将情感抽离出来,瓦解自己的忧郁或杂念。而与此同时,在描绘条纹过程中,对画面整体灰度的培养却也是我最敏感的地方,能够精确地控制画面的整体气氛。这种行为和草间弥生的波点很像,不过她可能更多掺杂一些病态的情绪,而我是很愉悦地沉浸在这个过程中。

玉交枝之一 41×131cm 纸本设色 2015

《玉交枝之一》局部,细节处能看到高茜逐笔描绘的底纹,以及精致的玻璃质感描绘

  雅昌艺术网:您在前几年的作品中有许多关于“艺术通感”研究,通过花、香水都表达出嗅觉感,新作中去掉了香水瓶,保留了花,也更有传统花鸟画的影响,这种“通感”的创作思路是否还在延续?

  高茜:我比较喜欢玻璃器皿,那种透明、优雅,又能折射出意想不到的角度的质地长期以来吸引着我,所以在我以前的画里,经常能看到插在玻璃瓶里的花,那是一种脱离了传统工笔自然主义的错位状态。后来我无意间画过一个香奈儿5号的瓶子,很巧的是这张画也被香奈儿公司的人发现了,他们可能觉得这样很有意思。之后他们提供给我很多经典香水的成分资料,其中比如说有鸢尾、晚香玉、玫瑰、蔷薇、黄葵的种子、苔藓、木樨、檀香等等很多的品种,这勾起了一些我的嗅觉回忆。我想无论视觉、嗅觉,都能相互作用并激发人的情感。所以我便尝试在画中以视觉表现嗅觉,像《花笺记》、《玉交枝》都是“通感”思路的延续,但究竟能多大程度的传达通感,我也还在实验过程当中。

点题作品《花笺记》,原是明末清初流传在广东一带的木鱼歌唱本,曾经影响了歌德的诗歌创作。它以优美词句讲述了才子佳人悲欢离合故事。而其之于高茜,则是沉湎于花香和情感的微妙緊密关联,她用笔尖的描绘,给花写了封美妙的信件 

高茜 《花笺记之一》40x131cm 纸本设色  2016

高茜 《花笺记之二》40x131cm 纸本设色  2016

高茜 《花笺记之四》40x133cm 纸本设色  2016

  雅昌艺术网:从展览作品可以发现,两位的创作都不会在一个位置停留很久,而是不断地深入,其中包括个人脉络的深入,还包括传统和当代的对接,无论是手段或目的,生理心理。在当下,两位对传统和当代的对接方面最强烈的体悟是什么?

  张见:在不停地重读传统与实践当代的过程中,我经常会提问自己:某一经典名作的线条组织合理吗?线条质量好吗?而见到另一散落民间的佚名作品时却又会惊异于历史的疏失。对我自身而言,我把专注力放在绘画上,中国传统绘画中有用不尽的资源。以前我们只知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某天我们从飞机上俯视庐山,而今我们从太空鸟瞰地球。角度的不同自然呈现不同的观察结果,所以首先要明确你想从哪个角度观看。用当代的视野和认知力去重读历史与经典,亦用崇敬与怀疑的态度审慎的对待教科书式的传统。因为传统在被书写时也有被扭曲的可能,当然也存在被误读的风险。

  如果自身产生不了新鲜的“血液”,任何事物都将死去。我们有能力以文化的新鲜“血液”,激活古老的文明,捍卫传统的尊严。而传统本身也有大传统和小传统之分。而人们一般认为的传统往往只是小传统,局限在某种特定的图式、技法、材料之中。小传统就像一个人的长相、外貌容易改变。而大传统更像是一个族群的性格特征和文化基因相对稳定。我们要打破的是小传统,要激活的是大传统。不破不立,当然破立之间鱼龙混杂,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沉淀和筛选。中庸、迂回、超自然、性高远……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品质。而重提传统美学的重要性,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看,它都是一种无可替代的优势。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古老的艺术形式在当代化的进程中最可怕的是丧失独立的品格。当中国在全球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逐渐重新找回文化自信的时候,我们除了需要“自觉”,而且需要“自省”。

  高茜:在90年代末,当时的工笔潮流是一定要创新,突破传统,但现在越来越多人讲回归传统,可见潮流的风向总是变来变去,重要的是个人选择。我觉得传统和当代,或者东方和西方从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比如我喜欢文学,最爱《红楼梦》,反复阅读过数十回,可以说我的个人体系就是红楼模式,但这丝毫不影响我读辛波斯卡的诗集,或者是马格里特、川端康城的文字,就像我们爱喝茶,也能喜欢咖啡,两者可以调和。而且刻意选择传统和当代都难以得到最佳的状态,我觉得不做作的自然流露才最好,你血液里流淌的是什么,才最适合表现什么。

 

 

(责任编辑:张凯)

推荐关键字雅昌专访高茜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