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快讯】张文来个展“笔墨传真”:传统与现实的微妙平衡
2017-07-21 21:53:38雅昌艺术网专稿
7月21日~8月2日,“笔墨传真——张文来客座汇报展”在深圳画院举办。2000年,深圳画院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客座艺术家”制度,通过画院和艺术家双向选择,把关注艺术家的目光投向海内外以及港澳台地区。而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在即,深圳市拟组织艺术家进行创作,以表现深圳改革开放40年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当代深圳人的精神风貌等。在现实人物题材创作别具特色的水墨画家张文来,进入了深圳画院客座艺术家邀约的视野。
水墨画家张文来
《叙事沙钢》长卷 纸本水墨 233×875cm 2016
传统中国画重写意传神,不主张过分写真,古代画论把“传神”作为评判人物画的第一标准。但作为现实题材的人物画,必须在写实基础上传神,现实题材的人物画若不写实,就会偏离现实不被承认。张文来对雅昌艺术网说,传统的笔墨和我们所处的当代,是需要调和的两个部分,既要保留传统笔墨的基础,又要传达当代的审美和思考,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系统的水墨语言。
《南头古城风景·人物志之晌午·古城广场的青年人》 张文来 纸本水墨 52x66cm 2017
这次展览大部分作品皆为张文来在深圳客座期间的创作,创作草稿和完成稿同时展出,以求完整的呈现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作品根据题材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作品是“中南海的灯光”,描绘的是****和古牧探讨深圳特区成立一事,是艺术家为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的献礼;第二部分主要作品是“南头古城风景·人物志”,描绘的是在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现代化都市中,带有历史痕迹的古城和周围生活着的人的活动场景;第三部分“建设者之歌”,是艺术家笔下出现次数最多的建设者题材,也最能反映张文来关注当下的水墨语言。为了创作这一系列作品,他深入工人生活,同吃同住,耐着高温在车间速写,在他看来,没有深入地参与式观察,无法对描绘对象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有着细腻的体会,就无法通过笔墨传达现实。
《沙钢叙事 师徒》 纸本水墨 100X200cm 2016
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秘书长卢缓认为,张文来的艺术道路凝聚了他这个时期许多艺术家的典型特征,即对于时代性与现实性的深刻理解,对中国画的主体坚持与开放,以及对于不断改良中国画而选择的面向水墨的方式与观念。
《南头古城风景·人物志之老鞋匠》 纸本水墨 53x67cm 2017
(责任编辑:梁侨)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