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讲堂3633期】黄尝铭:印谱的收录(一)——鲁庵辑谱 宣和印社 绘印合谱专集
2017-04-17 08:10:50雅昌艺术网专稿
主讲人介绍:
黄尝铭:逢甲大学土木系毕业。师事王北岳先生。历任全国、全省各级美展评审委员、筹备委员及台湾省立美术馆审查典藏委员。现为台湾省篆刻学会理事长、西泠印社社员。
黄尝铭
导语:
印谱是鉴赏家将其搜寻的历代玺印和名家篆刻精品编印成册,供人研究、鉴赏和临摹。我国的印谱起源于宋代,明清两代篆刻艺术获得很大发展,更加重视对有助于文物制度和官制研究的古印章的考证,故印谱的集录与探讨盛于前代。印谱的版本分原印钤盖、木刻翻摹、摹刻、影印等种类。最珍稀的为能存原作风貌的原印钤盖印谱。随印谱的风行,印谱的种类亦更多,古印章除战国古玺、秦汉印章外,还有封泥、历代官印、西夏官印、元代花押印等。中国嘉德拍卖邀请了黄尝铭老师为收藏爱好者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印林锦囊——谱载朱影传丹心》。
主题:印林锦囊——谱载朱影传丹心
第五部分:印谱的收录(一)——鲁庵辑谱 宣和印社 绘印合谱专集
《黄牧甫印存》这是徐三庚的,这是他老师赵叔孺的,还有汇合的一个印谱写明了“鲁庵仿完白山人印谱”,这本谱也是非常精致,喜欢黄牧甫的人不可以缺少的。他总共收了80枚印章,前面有他老师张鲁庵的题签,整个品相非常完好。
关于黄牧甫的印存里面,我们还有一个拍品是錢君匋所集的,他收藏的印章两册本,叫做《叢翠堂藏印》,但是这个藏印当时是黄牧甫的一个印谱。
这是徐三庚的印谱,专辑四册本,《金罍印摭》,这是鲁庵辑徐三庚的,总共收了大概123分印章,因为有双面印,所以有时候边款有两印本,所以编宽138面,总共只拓30本,每部30部,每部四册,总共120印左右,这是他后面所想的。120方印章事实上有123个印面,有一些是双面印。也是非常好的,鲁庵所出品的可以保证,制作都非常的精致,印泥也好,拓工也好,他的拓工都是请当时拓印上非常精致的叫王秀仁,用上等的墨去拓出来,用他自己做的朱砂印泥制作出来,所以是非常精致的。
《二弩精舍印谱》
《二弩精舍印谱》是鲁庵几个学生收录了他的老师赵叔孺的平生篆刻精品及自用印,总共收录了大概有300枚,也是透过王秀仁的拓制拓出来,当然相当精致。这是“福禄长寿”当时是赵叔孺仿当时赵之谦的一个印章。
何雪渔是明代的人物了,当然他的印章流传当然也少,所以整个谱两册只收了21个印章,不多,有一些序跋,但是很少的,因为这个人在当时已经算是传世的印章非常少,当然这个谱也是非常的重要。
鲁庵自己仿完白山人的印谱有两册,他总共120方,也是由王秀仁来手拓70部的,后来这本谱在1945年自己又增加了两个印又拓了120部,这个量度算不少,个人的力量去做成这个数量的印谱来讲都是要非常有计划,要花很多时间去做,以他的品质来讲那是非常花时间的。
再看看民国还有一个叫“宣和印社”,他也编了一些印谱在四几年和五几年的时候,刚刚鲁庵是早一点三几年到四几年的时候,刚刚也提到过他比较出名的《伏廬印简》,等一下在会印合谱的地方还会提到,好像《荔庵印選》、《蒲作英的用印》蒲华的用印的一个辑集成。总共收录了32个印章,都有拓印章和另外一页拓木刻,这是宣和印社很好的一个巨作,这是徐三庚帮蒲华所刻的印章,叫“伏廬庵”在第一页上面。
《麋研斋印存重辑本》
《麋研齋》是王福庵的,也是当时宣和所打的,好像由吳樸堂来拓字的。所以下面也有署“宣和印社”,也是由“宣和印社”出版的。
我们再看看刚才提到的绘印合谱专辑,这也是我们这一次大的重点,像《傳樸堂藏印菁華》、《二十三舉齋印摭》、高时敷的《鲁庵印选》这些都是。《傳樸堂藏印菁華》是葛家兄弟的藏印,一直都非常很重要的印章。这一次他把他的藏印400方给拓了,拓成12册124个印文,从文彭到何振起开始,到赵之谦,到何昆玉等,像这个印章是罗振玉,拓成一印,这种制作方式是非常困难的,要把印章全部打在一起,一个差错这一个印就废掉了,重做,所以这样一个印谱制作是比较严谨的,当然也相对的困难。
这边还提到了这是用乾隆古墨漳州印泥去拓出来的,总共才拓了二十五部,非常珍贵,不多,拓得很精致,可以看到当时收藏的一个标准,非常好,象征着泥印,赵之谦印,里面非常多的泥印。还有很多谱,除了他自己的傳樸堂之外,还有很多跟别人合谱的。
《二十三舉齋印摭》
《二十三舉齋印摭》这个是高络园、高时敷所辑的名人明清印人刻印,总共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印续辑各两册,他还有一个《次贤篆刻高氏印存》,就是趙之琛帮高家所刻的印存,也是两册,总共录了55家印文,100个印作。续集里面有47个印文105方印。
《次閑篆刻高氏印存》有102个印章,在高家来讲清末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世家了,所以据说你所看到的资料,七陵八家的第七家,趙之琛当时是很有影响力,他刻的石头都是很好的,可见在当时的社会地位。他曾经帮高家刻了2000多个印章,这是什么概念?后来经过战乱只剩下1/4不到,但是还是很多,就打出来还有100多,还有一部有200多个章,所以这个收藏量是非常可观的,这是高家,这是《二十三举斋》所做过的一个印谱,六册,三部分。
《魯盦印选》六册,这是张魯盦刚才提到的文跋,抓到这边来谈,这是属于有很多印人的印谱。收录了123个人,总共刻了360个印章,分成六册,所以每册是60个印章,这是有《魯盦印选》下边,背面有“孝水望雲草堂”的字样,每个印章下面有边款,都拓得非常严谨,也是找了王秀仁来作的,当时魯盦都是找他来做,当时他的工也是非常的贵,但是拓的实在很精致。
《慈溪张氏魯盦印选》
《荔庵》俞序文所藏,俞序文跟葛家,跟丁仁,还有跟高家的四个人的藏品曾经打破了《丁丑劫余印存》,《荔庵》是俞序文个人的印存。他在这几家算是比较少的,收的不是特别多,但是也有100方,叫《荔庵印选》这是他的号,后来他的印章流传给了胡佐卿胡泉,就是等一下我们提到的葛書徵跟胡佐卿所合编的《明清名人刻印彙存》就是他的印章,都是留给胡佐卿的。
《盍齋》楊慶簪这个人也是收藏家,尤其是他对陈巨来非常喜欢,所以他另外有一个《盍齋藏印》另外一个编辑就是专门收集陈巨来的印章。但是不在这里面,这一本《盍齋藏印》主要是他个人收集的民国众多名家为他所刻印的辑成,当然也是非常热闹,有一些东西可以看的。
《明清名人刻印彙存》这是十二册本,刚才提到了葛书徵、胡佐卿(胡泉)两个人,胡佐卿的印章主要来自于《荔庵印粹》,当然还有别的是他的一个大宗,他跟葛家又有一定姻亲关系,所以这个也是找了王秀仁来拓的,总共成书21部,每部12册,总共收了260位篆刻家,总共大概有796枚。
《明清名人刻印彙存》
有一些序跋,这些都很值得来看的。最重要的是这本谱的制作方式多了一个东西。整个页面来讲除了印面,还有墨拓边款,还有一个墨拓印面,为啥多这个呢?有时候印泥因为厚薄的关系,会影响着印文拓出来的感觉,所以现在也有很多人制谱的时候只拓墨拓的印面,而拓出来是反字,但是可以清晰地知道刻印的刀口的状况。在研究印章欣赏印章时,就多一层面貌,当然在制作上难度就更高了,尤其是要把它放在一页。所以这个都是比较有困难度的,这十二册1944年所编的,这个是时代的产物。
(责任编辑:樊玮)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