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讲堂3461期】金成熺:中国传统染色与色名色谱文化

2017-01-16 08:33:35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哈晶晶

相关链接:

        【雅昌讲堂】宋建明:试论传统中国色彩之“象”与“意”的关系

        【雅昌讲堂】陈彦青:中国色彩系统观念建构一种——间色的转换

        【雅昌讲堂】张春华:论西方色彩艺术背景下的中国现代绘画探新

        【雅昌讲堂】董佳:浅析宋词中的颜色词“青”

        【雅昌讲堂】赵翰生:《考工记》“设色之工”研究回顾与思考

        【雅昌讲堂】侯黎明:敦煌壁画临摹的新探索——以敦煌榆林窟第29窟整理临摹为例

        【雅昌讲堂】王文娟:青绿山水画的哲学基础与衰落原因探微

        【雅昌讲堂】崔唯:北京服装学院的传统色彩理论研究概述

        【雅昌讲堂】彭德:中华五色系统概说

        【雅昌讲堂】肖世孟:先秦丝绸染色研究——兼论古文献在色彩研究中的运用

        【雅昌讲堂】龚晨:汉墓壁画色彩组配样式及色彩标系建构

        【雅昌讲堂】周钧:中国传统色彩文化与现代应用

        【雅昌讲堂】曾启雄:中国传统中的黑表现

        【雅昌讲堂】李广元:意象色彩灵感会通

        【雅昌讲堂】王冬松:唐代敦煌艺术所用植物色研究

        【雅昌讲堂】牛克诚:“黄”考

        主讲人介绍:

        金成熺,天然染色工作室/DYETRE研究员

金成禧

        导语:

        从古代留传下来的众多艺术品及历史遗迹中,我们发现古人在色彩运用上有许多高级的地方,他们虽然没有理论的支撑,但效果却令人叹为观止。这些色彩实践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理性的色彩逻辑,如果能找到其中的原理,我们就能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此次会议发起人牛克诚在开幕式发言中介绍了会议的源起,“在现代学科理论体系当中,没有专门研究中国传统色彩理论的学科,也缺少一个以‘中国传统色彩’为中心词的话语平台,中国传统色彩的研究者也都分散在各个学科领域,把这各领域的专家集合起来,将各领域的传统色彩研究通道联结起来,把各个领域的片断研究缀合起来,逐渐呈现一个完整的‘中国传统色彩’学术版图,是我们召开此次‘中国传统色彩理论研讨会’的基本动意”。

 

        主题:2016中国传统色彩理论研讨会

        第十集:

  各位老师你好!我非常感谢让给我这个机会介绍我自己的研究成果。不光是中国,研究传统色彩范围的人非常少,很少有这种研讨会的机会,所以请多多指教。我在中国包括台湾来来回回生活二十多年,不过中文的发音还是不太标准,请原谅。我今天的题目“中国传统染色与色名色谱文化”。

  本文以中国传统色彩理论的主题来选了中国传统织品染色与色名色谱文化以民族科技体制的研究假设来探讨了中国传统染色与色名色谱在传统中国社会文化中此发展模式,揭示了中国传统染色技艺系统、中国传统色名的结构以及中国传统色谱,再现了20多染色色谱,试图了一些传统色与色名的对照。更进一步地,藉着19世纪初韩国文献《林园经济志》的有关染色记载的初步检讨,试图了中国传统染色色名色谱文化对韩国染色色名文化的影响情况,了解了中国文献如《天工开物》、《居家必用》在韩国染色文化具有影响力的情况。同时对中国文献所未记载其染色配方的色名如鸭头绿色、 沈香色、 驼色、以及 黝绿色等,补充了此染色色名的具体色系。时间的关系,第五章“中国传统的染色与色名文化在韩国的影响”以外其他都在我的书《染作江南春水色》里,2006年在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的。不够的地方请看一下这本书。这是我研究色彩的一个基本概念。

  《尚书》《尚书 正以》:“未用谓之彩,已用谓之色。” ‘彩’为‘未用之彩’,指是天然固有的彩;‘色’为‘已用的色’,就是天然材料的染色加工以后得到的非自然的人造变化色。我认为色是人工造成的是色,彩是天然赋有的彩。

染色作品

  我认为:中国传统的染色色名文化内涵着‘色’的属性,则理性与感性。

  同时,它内在着文化本身的模式,则中国传统染色技艺的发展水准、传统社会文化交流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有机体的复合性。中国传统纺织品染色色名文化,不单单是有关染色技艺的发展历程,而是文化活动在物质上的表现,在物质文化的基本概念之下,在中国传统社会以有机体互相渗,形成民族染色体系的脉络。

  3)传统媒染工艺的发展情况

  《周礼 地官司徒》注“染草至之属。。。。。。在此蓝以染青,蒨以染赤,象斗染黑。”

  这是指由植物染料与不同的金属媒染剂互相作用,产生独特的染色变化。因植物染料的染液成分复杂,多数植物属于媒染性染料,需要借助媒染剂的作用发色固色。媒染染色工艺的进步和发展打破了技术上所产生的染色限制性,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色调世界。

  4)复色(套色)工艺的起源

  5)中国传统侵染染色工艺系统。丝绸之路已经非常明白了,其他民族没有很整体性的染色工艺方法,包括涂料的套染法,现在还是这样做的。单色跟套色是很重要的一个浸染的工艺方式。

  中国传统色名的结构,古人春秋时代已经说对色名的解释是这样子,它是一个人文的科学,用它对光的一个方式解释色名,比如青是生物质色;在清代的时候用色调的方法解释色名。所以古人对色的解释是非常有一套理论的部分。

  3)传统色名体系的分析

  左边颜色是用经过文献按照配方染出来“枣褐色”研究成果跟吃的枣一样,因此前面“枣”表示枣色后边是色系,非常清楚。

  4)褐色在中国纺织史上的定义

  接下来研究褐色,一般中国人不叫褐色叫黄色,旁边颜色靠近红色。韩国人和外国人都说这是褐色,这是民族概念、文化概念的问题。我研究褐色以后发现有五种不同的定义:

  (1)‘褐’地位卑微人穿的毛布 人家不喜欢这个颜色叫褐色,文章里打错了。

  (2)“褐”是一种介于黄黑之间的由麻制成的粗且短的衣服。

  (3)“褐” 作为染得的色名?

  (4)“褐”作为一种色码体系;褐色到元明时代的时候非常流行,包括贵族的人都穿着有关褐色系列的服装;

  (5)“褐色”在时代上的流行;

  中国传统色谱与传统色名的染色复原。材料是非常重要的,文献记载《天工开物》,虽然很简单,我是用科学方式来染颜色出来每个颜色都有LEB的颜色图表分析出来。

草木染色

  1)明清时代色谱

  文献中有关色谱的记载提供给我们对研究传统染色的综合性资料。

  我们可提出色名的发展与变迁、当时流行的喜好色系列、染色配方技术的发展与变化、所使用的染料种类等等不同层面的课题。

  元明时期《碎金》、《辍耕录》。

  明代初或中期《多能鄙事》

  明末《松江府志  风俗》

  明代《天水冰山录》

  明代晚期《天工开物 彰施篇》

  清代《扬州画舫录》

  清代《布经》

  近代《雪宧绣谱》。

  中国传统的染色与色名文化在韩国的影响,这是我今天首次发表的内容。前面看到中国传统染色文化这么发达,应该影响到周边的民族,特别是在韩国社会对中国传统染色文化互相交流情况。19世纪初《韩国文献:林园经济志》发现的,作者是徐有榘,他花了36年的时间为了农商业的一个发展出了一个大百科书《林园经济志》,其中有提到天然染色。他每个记载都有记载色彩的来源,中国的书籍是这样子,韩国的书籍是这样子,他对《天工开物》非常有意思,几乎全部都记下来了《天工开物》色名,更有意思前面说的《多能鄙事》里面记载的内容完全一模一样,但是他说的来源是元代,中国文献里面没有看到,这里我看到了。《论文集》下面的“芽青色”我写了“鹅青色”帮我改一下。他里写了一个“棠梨黄色”,他认为这个材料是棠梨,中国的材料不清楚,我发现染料材料是棠梨;鸭头绿色,中国文献里面“鼠李”;

  沈香色*在中国文献里未记载此染色配方。《碎金》以沈香褐色  、《天水冰山录》:沉香色;*在《林园经济志》记载了对沈香色的染色材料:  桑树《鹒蟀志》、石榴《鹒蟀志》、橡树《山林经济抄》

  驼色*《碎金》*在《辍耕录》:“粉漆绿標墨入少土黄合”,*在《林园经济志》:驼色的染色材料为桑树。

  黝绿色*在《林园经济志》记载了此主要染色材料为: 栗木

 

(责任编辑:樊玮)

推荐关键字金成禧雅昌讲堂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