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快讯】华艺国际2016秋拍:徐悲鸿《少陵诗意》966万成交
2016-11-26 16:03:42雅昌艺术网专稿
(雅昌艺术网讯)2016年11月26日,广州华艺国际2016秋季拍卖会“巨匠——三石两鸿一大千作品集珍”专场在广州琶洲南丰国际会展中心二楼A厅举槌,共推出55件拍品。其中,徐悲鸿《少陵诗意》以660万元起拍,840万元落槌,966万元成交(拍前估价:RMB 7,000,000-9,000,000)。
徐悲鸿《少陵诗意》镜框 设色纸本 100.5×30cm 1944年
拍前估价:RMB 7,000,000-9,000,000 成交价:966万元
本幅作品创作于“卅三年大暑”,创作地为“渝郊良风垭”。据廖静文在《徐悲鸿的一生——我的回忆》中提及,1944年的盛夏,徐悲鸿与她一起来到了朋友杨德纯位于凉风垭(又称良风垭)的别墅避暑,当时为了筹足第一任妻子蒋碧薇索取的100幅画和100万元,徐悲鸿不断地进行创作,饱受情感折磨和离别之痛的徐悲鸿,在爱人的陪伴之下创作此幅仕女图。
从徐悲鸿“少陵诗意”现世画迹记录可知,他笔下的“佳人”采取站姿者较为常见,而采取坐姿的唯有徐悲鸿纪念馆藏《日暮倚修竹(甲申春尽本)》及本次拍品《少陵诗意(卅三年大暑本)》二件。细究此二者在构图、开脸以及修竹画法等方面,卅三年大暑本的《少陵诗意》皆更胜一筹,实为徐悲鸿水墨仕女画中难得一见的精品。
徐悲鸿被誉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他的创作题材多样,尤以画马而闻名中外,但他的创作思想却主要体现在人物题材上,甚至连走兽禽鸟等作品往往亦寓有深刻的人格化意想。他认为“吾国绘事,首重人物”,因而人物画是其改良中国画极其重要的部分。
在创作实践中,徐悲鸿的水墨人物画则多取材于历史故事与文学作品。此次拍品《少陵诗意(卅三年大暑本)》,正是《天寒翠袖薄》的一个重要版本。该画作题材取自唐代诗圣杜甫的《佳人》一诗,诗中主要描写了一位美丽的妇人在战乱中遭遇亲人离别、丈夫遗弃之后所保持的高风亮节。尾句“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正是本幅画作的写照。画中佳人神色恬静,服饰素雅,双手抱膝坐于坚石之上,倚身修竹,幽姿高致,干净的气息和清冷的格调隐然外现。全图以传统的国画手法勾勒,五官和手的刻画、脸部和裙子的渲染,则融入西画技巧,局部微妙地使用了白粉,造型准确,惟妙惟肖,在身段柔美的古典美人形象中显露出民国女子特有的现代感,与传统仕女画大异其趣。
(责任编辑:欧宝静)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