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尚谊:艺术的新和旧不重要,好坏才是关键
2016-06-06 09:39:22新快报
中国美协原主席、中央美院原院长勒尚谊
记者:您在古典主义绘画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为什么在70岁后还要进行“现代主义”这样的探索呢?
靳尚谊:因为我的情绪发生了变化,中国艺术需要补现代主义这一课。我现在的艺术水平是70年代打的绘画基础功,那时侯看的东西不多,但我用少量的资料做了深入的研究,所以我的基础比较好,直到上世纪80年代,我还做了很长时间的基础研究,到现在还不放松。现在的年轻画家风格各异,而且很熟练,但是基础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作品有很多毛病。虽然油画已经传入我国100多年了,但人们对它仍然不够熟悉,包括它的要求、标准等,还没有完全掌握。
现代主义是研究形式美的,它对于中国的美术界、美术教育和全民族审美素质的提高极其重要。我们现在所有设计的东西,包括服装、家具、建筑……除了用途以外还有审美。为什么我们的设计赶不上西方?就是因为我们对现代主义没有研究,对形式美的研究不够。审美从哪里来?是从油画里来的,是从造型和色彩中提炼出来的。很多学过油画的人做设计更易成功,就是因为他们的素描和造型功底更好。
我在中央美院任院长时,最重要的成绩是设立了建筑和设计专业,这是很有针对性的。因为只有在高等艺术院校建立这两个专业,才能整体提高中国的设计水平。上世纪70年代末,我到德国考察,发现他们所有的美术学院都有设计专业,而且生机勃勃。以前法国、意大利的大画家们也都懂得建筑设计,因为建筑、绘画、雕塑本就是统一的,是三位一体的传统。但遗憾的是,我们国家的很多学校已将建筑专业的素描和水彩课程取消了,他们以为这些课程的作用是为了画设计图用的,有电脑后就用不着了,这是非常错误的。素描、水彩这些基础教育是为了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锻炼人们的艺术观察方式。为什么中央美院的设计专业竞标总是胜出?就是因为他们的审美修养高,这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当前的油画是从古典主义直接过渡到后现代和当代的,这对于中国的艺术生态是缺失的,因此我们必须要补上这一课。
记者:为什么“现代主义”在我国被直接跳过去了?人们似乎很快就接受了当代艺术。
靳尚谊:当代艺术是西方信息化社会的产物,现代主义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而我们在工业化还没完成的时候,信息化就来了,所以当代艺术非常容易被人们接受。对于油画来说,现代和传统的基础是一致的,它们有着相同的规则和标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但是当代艺术却是另外一个品种了,它是一种观念艺术,探求的是表达方式的准确性,其唯一的标准就是新。但对于艺术来说,新和旧是不重要的,这就和风格不重要一样,它的好坏才是关键。
现在要扎扎实实做学问,不能再使劲往前跑了,再跑就要摔跟头了。
记者:就目前来讲,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究呢?
靳尚谊:油画民族化不是一个迫切的课题,简单讲首先要了解中国传统艺术,了解西方艺术,知道与他们的差别,知道该学习什么。我最重要的特点是从实际出发,不看流行什么、推崇什么,不管外部如何纷扰、争论,我就按自己的路走,根据自己的理解探讨民族化的课题。油画的中西结合特别是民族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慢慢在每个人的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中国风格的油画艺术。
(责任编辑:顾盼)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