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说唐诗:塞下曲
2016-04-26 09:20:40深圳商报
戎昱《塞下曲》
汉将归来虏塞空,
旌旗初下玉关东。
高蹄战马三千匹,
落日平原秋草中。
《沧浪诗话》说“戎昱在盛唐为最下,已滥觞晚唐矣。”这个评价可不高。而后《唐才子传》也继承了这一说法,认为“昱诗在盛唐,格气稍劣,中间有绝似晚作”。
应该辩白一下,戎昱其实不能算是盛唐诗人。他的生卒年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但他的诗中能够暴露出年龄。比如《赠岑郎中》是写给时任库部郎中的岑参的。诗中称岑参为“诗伯”,并有“童年未解读书时,诵得郎中数首诗”之句。岑参是盛唐中后期的诗人,说明戎昱在穿开裆裤时岑参已经名满天下了。戎昱也就是天宝年间出生,顶多是和盛唐擦了个边。他的成熟期、活跃期都在中唐,应该是典型的中唐诗人。
“格气稍劣”大概就是气质偏弱的意思,但这个“弱”字我觉得不应安在戎昱个人身上,应当送给他生活的那个时代。
不妨拿他的一首五言《塞下曲》跟盛唐时的边塞诗比较一下:“惨惨寒日没,北风卷蓬根。将军领疲兵,却入古塞门。回头指阴山,杀气成黄云。”这是“苦战而败”,盛唐时则是“力战而胜”,不管再苦再惨,总是充满必胜的信念,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而这首七言《塞下曲》看上去并不弱,将军尽扫虏敌,全胜而归,士气昂扬。只是最后一句“落日平原秋草中”把大军身后的背景描写得有些悲凉:残阳如血,秋原萧瑟。这是“战胜而悲”,您要硬是把这个也看成“弱”,那就弱吧。但是诗中的“弱”,反映的是国运之弱,而非诗风之弱、诗人之弱。
(责任编辑:顾盼)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