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新闻正文

裴书鸿:苔,微而隐,率性罢了

2016-02-04 11:46:00雅昌艺术网福建站专稿

裴书鸿

  裴书鸿,甘肃渭源人。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国画学士,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硕士,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创作硕士,福州画院青年创作室画师,福建省青年画院特聘画师,福建省花鸟画学会理事。

驻足

  我在福州已经五年了,作为一个西北汉子,又求学于东北,历经了北方的粗放豪迈,温婉湿润的南方便成为向往之所。当初可以说是为了感受全国不同的文化圈子,而来到这座南方之城,来了以后,真的觉得与北方差别极大。它的色彩是如此鲜艳明快,即使是在冬天,天也很蓝、树也很绿。

高洁有余   38X45cm

孜求

  我在天津美院求学时,受到北方景致的影响,画面远不及现在的色彩亮丽,明快活泼。“一路走在探索艺道的我总会想着,去捕捉艺术的真谛,浩瀚且广博的艺之行旅,所有的尝试都是进行时……所有的思索都会成为过去时……”我个人艺术形态变化常与情绪变化有关,我认为这才是正确的,这种阶段性变化是有生命的,或活泼、或唯美、或快乐、或悲伤...

知禅图    40x40cm

隐苔

隐,蔽也。——《说文》

隐,微也。——《尔雅》

一说遮蔽,一说微小,

正如石上点点青苔。

  在花鸟画中的苔,常常容易被人忽略,很少人会去注意这些石上的小生命,但它却成为中国花鸟画中的不可或缺。

  “点苔”是中国画技法,用笔要轻灵,古人形容为“如蜻蜓点水”,在纸上轻轻一啄,迅速提起。苔点密集的地方要浓浓淡淡,苍苍茫茫,表现出丰富的笔墨内容。

安月图     40x40cm

态度

  或许我天性过于羞涩,并不太会主动结交朋友。能够在王和平老师的画室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让我有了契机结识到这样一群画友,让我很感激。

  展览取名“隐苔”也是我自己的一种艺术态度,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或许大家都习惯走着康庄大道,但我却想如关注那不知名的青苔一样,走走与众不同的乡间小路,或许在路上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喜柿图    38x45cm

  记者:您作为一路而来延续传统中国画的青年艺术家,怎样看待中国画的传承?

  裴书鸿:我认为不能一味的沉溺经典、不能肤浅的摹仿潮流、不能为吸引别人眼球追求低俗层次的需要而画得繁琐累赘;不能为追求精工细作而画得恶俗花哨,更不能脱离了中国画的艺术文脉……

  许多的“不能”如藩篱荆棘围拢着我的远山,可我更为不能找到唯一的“应该”而一路狂奔。探出手去抓到最多的却是一些自己零落的“感动”。每当对世间的一花一木、一虫一兽。观察、写生、创作之时我会被之感动!感动他们的生命;感动他们的平淡;感动他们的这份“令我感动”。

  从传统中,能看到经过历史洗涤的艺术经典,在传承中也见证着我们的审美倾向,坚持美好是我们没有变的初衷,我想继续坚持下去。

丹霞榴实     38X45cm

  记者:能从您的字里行间感受到您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所以在画面上能感受到您不同时间段的情绪波动,那对于您个人来说是会更注重工笔还是写意?

  裴书鸿:写意更率性、直接,在畅快的笔墨上的可以得到许多不可求的东西;而写意可以画得深入、细致,可以细腻得表达情感。其实我一直想在工写之间摸索出一条中间的方式,进行工写结合的创作。

天高露清    40x40cm

 

砚 边 隐 苔

(节选)

文/裴书鸿

  每有笔耕:时刻感受着感动的真实存在是从开始构思到最终完成一直紧紧相随的。这种感动无处不在却又极难把握,有时画花卉木石时花卉的出芽、盛开、衰败或者消亡都是有不同之存在。木石的春浓冬寒不同时节带来的感动也不尽相同的,哪怕小到一片叶子的勾勒在运笔是怎么提按、怎么转折让线条和自己的呼吸一样有起伏收放,倘若变成了两片叶子笔笔间歇自会去制造一种自己知道的却又很狭小的空间关系。

画面局部

  两笔之间笔触的若即若离便形成了你前我后、你主我次即便敷色亦是如此。花朵的一抹嫣红色彩温润美丽让人感动,浓烈的生命气息绝非僵死的一遍遍的无情色彩叠加能表达出来的。率性而至一笔嫣红、一笔淡粉尔或冲一笔清水把色泽驱赶的满纸流淌,这时色彩在水流动的过程中左冲右突一会儿静静的躺在某个角落形成花瓣的边缘;一会儿嫣红冲到水流的最前端变成了花瓣的尖尖,随时又会被流动的粉白占领、挤掉。每到此刻自己总会被这些神乎其神的战斗感动。

画面局部

  色彩与水在纸上分明是有生命的,自己在感受这种色彩的流动性、生命力的时候,都不忍心打断,只能偶尔…偶尔…让自己的笔端去引导……更多的时候却是色彩自己在纸面上自由的幻化……

  我渴求寻找属于我的“意境”与“感动”。

  在无数的“不能”与“应该”中我有继承也有探索。每次的画作我愿以这无数的“不能”与“应该”幻化成我绘画道路上的墨点,印证且鞭策着我的过往。

  欲致画有生意,然必须具卓识、莫慕远贪高,特须谨辨流风之工拙,始无歧途之惑,含英咀华合而成之 “精义入神,以致用也”。

  无论是康庄或歧途……我,总是在路上……

  裴书鸿,甘肃渭源人。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国画学士,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硕士,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创作硕士,福州画院青年创作室画师,福建省青年画院特聘画师,福建省花鸟画学会理事。

  记者:苏兰婷

(责任编辑:苏兰婷)

3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