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景德镇——最早使用“厂”字的瓷厂
2015-10-09 09:07:33景德镇日报
景德镇以瓷兴世,以瓷立世。明洪武年间,设“御器厂”亦名“御窑厂”。“官搭民烧”、“官民竞市”的发展趋势, 促使景瓷稳步向前。民间的窑厂、坯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经营者根据其规模、财力、经营和生产状况分为“烧窑户”、“做窑户”或烧做两行的大窑户。他们给自家企业所取的名称( 俗称牌号), 都是称之瓷号。如名亨全镇的“余鼎泰瓷号”、“刘义昌甡瓷号”、“陈同泰瓷号”等等,也有的称做“窑号”。但极少有哪家使用“厂”字。
偶然见到一则讯息,根据唐山陶瓷厂志载,唐山启新瓷厂成立于1914 年,在现存瓷器底部可见釉下加盖标有“启新磁厂”墨形圆形章(磁字与瓷字混同) ,背面款注“丙寅夏”。丙寅是1926年,从这一现存瓷碗中,可以推算出唐山启新瓷厂成立时间确实在1926 年前。这则讯息想要说明的是,唐山启新瓷厂是中国最早使用“厂”字的瓷厂。
唐山启新瓷厂是否是中国最早使用“ 厂” 字的瓷厂,笔者不得而知,手中既无可以佐证的资料,更不具备研究陶瓷史的学识,只是凭着兴趣和好奇,在十分有限的资料中以及老辈人口谈中,寻找这一问题的答案,自然谈不上“ 探讨” 这二字。而我想寻找的是,景德镇最早使用“厂”字的瓷厂是哪家瓷厂以及哪一年?
清宣统二年(1910 年),由陶瓷实业家康达先生牵头,在景德镇官商合办江西瓷业公司。康达任公司经理,委任安徽祁门人氏饶华阶先生为公司直属瓷厂厂长。并在饶州府的鄱阳高门设立分厂,名为饶州瓷厂。可见,在清末时,景德镇就有使用“厂”字的瓷厂,也可以说是在景德镇最早使用“厂”字的瓷厂。
辛亥革命爆发后,饶州瓷厂因资金严重匮乏,仅办了一年就停办。江西瓷业公司只有苟延残喘经营在景的直属瓷厂。民国十六年(1927年),饶华阶辞去公司直属瓷厂厂长一职,自己办厂经营陶瓷, 牌号为“ 饶华丰瓷厂”。
景德镇还有一家较早使用“厂”字的瓷厂,那就是民国八年(1919 年)创办的天佑华平民爱国瓷厂。厂址租用毕家坦一幢破厂房。创始人程业洪, 江西新建县人氏。天佑华平民爱国瓷厂职工不满百人,资本只有几千银元。天佑华平民爱国瓷厂后改名为天佑华瓷业公司,由于种种原因,在1939 年以悲惨的结局匆匆解体。
“天佑华”从创业到结束历时20 年,尽管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在陶瓷生产的技术方面起到了重大改革作用,应当浓墨重写。1930 年前,景德镇生产的陶瓷有盖壶和有盖茶杯,为防瓷件变形, 只有将盖合在口部烧成,因此口部不能上釉,盖子的下面也有一部分不能上釉, 人们称之为“ 色口”,极不美观;部分未上釉的地方被污染不易清洗,也不卫生。“天佑华”大胆改变原有操作工序, 将壶、杯的盖、口部上釉,分别烧成;随后又将壶、杯“色口”底部分也上釉,称为釉底。瓷器底部光滑,就不至于擦伤桌面,而且杯的口部也不易受污。从这以后,景德镇的各家瓷号、窑号都效仿“天佑华”的生产操作工序,从而推动了陶瓷生产的普遍进步。
天佑华平民爱国瓷厂就景德镇而言乃至全国而言,也许够不上最早使用“厂”字的瓷厂,但“天佑华”能将其千百年来一直未解决的难题“ 色口” 迎刃而解而解,这也许可说得上最早。还值得一提的是,天佑华平民爱国瓷厂的厂名在字面上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进步性以及爱国意识,在上世纪20年代的景德镇瓷业界,作为私人创办的瓷厂能取这样的名称可说是唯一。
(责任编辑:崔丽娜)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