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建盏:多方融合发展 宋代名瓷重寻复兴之路
2015-07-16 09:42:09中新社
清洁稳定的电能源,正推动闽北的建盏产业复兴。
建盏,黑瓷代表,是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因产于宋建州府建安县(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而称建盏。据考古证明,建盏创于北宋,盛于南宋及元初,元末以后停烧或废烧,一度失传。建盏宋时为皇室御用茶具,曾经大量出口到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各国。
从事陶瓷研究30多年的建盏专家黄美金15日告诉中新社记者,长期以来,建盏靠烧柴作为能源,在建窑里烧制;每批建盏都要在古老的建窑里持续烧制24小时,窑内温度可达1200摄氏度。
然而,因用柴火烧制温度很难控制,建盏成品率不到20%,出来的斑纹也不够完美。
“现在都是用电窑炉做建盏,烧制的过程很好控制,这样作品成品率提升至80%以上,斑纹漂亮,艺术表达也更有味道。”黄美金说。
更令黄美金感叹的是,曾几何时,作为建盏制作重镇的水吉镇,远远就能看到醒目的烟囱,以及不时冒出的黑烟;如今,以电代柴,让建盏产业融入了闽北的绿水青山中。
国家电网建阳供电公司称,通过落实节能减排政策,全力推广建盏制造业“以电代柴”,建盏的烧制已由原来传统的柴火烧窑进入“电气化时代”。
目前,建阳区境内共有约270户建盏制作户,均将传统的柴木烧窑方式转变为“电制建盏”,电能替代率达到100%;而且,以电代柴大大减少了山林的砍伐。
建阳区委书记袁仁旺说,以电代燃的制作模式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减少了建盏制造成本,促进了文化产业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2014年8月,央视大型文化鉴赏栏目《寻宝》走进建阳,让建盏的文化价值再度为外界所知晓。
在建阳区,一条建盏文化街正成为建盏制造者良好的交流及文化传播平台。建阳区建盏文化街负责人刘建斌介绍说,自去年9月对外开放后,已吸引了50余家经营户入驻,兔豪、油滴、鹧鸪斑等建盏一应俱全。
袁仁旺表示,随着合福高铁的开通,建盏将与旅游、茶叶等融合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携手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牛静笛)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