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件春秋文物流失境外20余年后回归
2015-07-15 14:59:17中国新闻网
甘肃省文物局14日对外披露,近日,通过中法两国政府友好合作和相关人士的积极努力,流失境外20余年的32件春秋时期秦国金饰片回归祖国,国家文物局研究决定将其划拨甘肃省博物馆收藏。
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14日向媒体介绍,这些金饰片出自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遗址,是研究秦国早期文化的宝贵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金饰片于上世纪90年代初被非法盗掘、走私出境,后由法国相关人士购买并捐给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
“国家文物局和相关考古学家一直关注着这些金饰片的下落。”马玉萍称,为推动流失文物回归,国家文物局与法国有关方面积极协商,寻求文物返还的恰当途径,促成文物原捐赠人同意撤销对吉美博物馆的捐赠行为,再由原捐赠人将文物返还中国。
上世纪90年代初,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国早期墓葬遭到大规模盗掘,国家文物局和甘肃省政府联合打击、制止了文物盗掘犯罪活动,同时开展抢救性发掘,并启动了大堡子山早期秦文化研究项目。虽在文物、公安等部门协作下追缴回一部分被盗文物,但仍有大批大堡子山珍贵文物流失海外。
2015年,经过中法两国磋商,法方将原藏于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的全部32件大堡子山流失金饰片返还中国,这是中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
“这些流失文物在早期秦人、秦族、秦文化乃至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马玉萍透露,为纪念流失文物回归,国家文物局、甘肃省政府将于7月20日在甘肃省博物馆联合举办“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归特展”。
(责任编辑:秦连静)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