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藏·抽象──吴方洲油画展”观想
2015-06-03 11:15:58雅昌艺术网专稿
吴方洲 《莲峰廟》 布上油画 122x122cm 1998
吴方洲早期绘画创作方式,曾游移在类无意识的“放空”状态,其时常见以奔放游离的自动性技巧去开展去构成作品,据此呈现出个人自由不拘的原生风貌。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原生状态似乎慢慢被阅历的介入所侵蚀所消磨,从而促使他开始在有意识的刻划与无意识的不确定性之间踌躇徘徊,其创作面貌亦因此出现了崭新的变化。
观看他近期的绘画作品,多少可嗅到某些“摇摆不定”的气息,虽然有些浑然,虽然少了“无题”的自动性,却也多了“主题”的表现意识,在创作基材的选择应用上,也更加的随心所欲。这种改变造就了其绘画主题系列的出现,近作可见宗教、民俗等题材。观其作品形貌,虽然在率性/意识、具象/非具象浮沉的状态中周游,却又隐隐约约赋予了混沌的内敛以及不安的悸动,形成一种数味杂掺的混合体。混沌的内敛是“随兴”与“意识”矛盾拉扯下的综合产物,不安的悸动则是心灵“淤伤”自觉移情的跃动痕迹。
吴方洲 《无题》 混合媒材 159x118cm 2015
若将创作意识形态以茶为喻,吴方洲的作品可以被解读为,除青之后需要经过“发酵”、“蒸压”及“陈化”过程制成的普洱,口感可以是酸、甜、苦、涩或无味,亦可以是甘、滑、醇、厚,陈韵悠长。在面对个人生命体存在的现实性,阅历与淤伤随着时间的“发酵”、“蒸压”、“陈化”,可以转化为醇厚的陈韵,反之亦可能呈现酸甜、苦涩的滋味。这个沉淀过程,是吴方洲自我疗愈的过程,亦是他下意识的创作诱因,对其掌控的良莠,正正造就了其绘画作品品相的差异,可视为是他个人创作修行去芜存菁的不二法门。
创作赋予了吴方洲对比于现实的自由,纾解了他被生活拧伤的淤青,让他得以“潜行不窒,蹈火不热”。通过微颤的激情、闷声的吶喊,以及断续粗略的轮廓、浓烈的原色比,他弹写着个人生命历程所沉积的困缚紧绷和苦涩灰黑。藉由那欲言又止、移动着的狰狞祟步,压抑碎裂的线条,筑巢式的堆栈,半原生的意象,去面对去展现自己。并通过创作过程的阵痛,化解情绪上的黑气,拨开个己生命体中滞留的淤雾,安抚现实中被撩涌的躁动,为自己带来心灵上的平和。创作无疑是他释放现实沉压,“止血化淤”、“清热解毒”兼能“安神养性”的一剂良帖。
艺术可以是一门宗教,创作可以是一种修行。在生命沉淀的过程里,创作慧命是否得以成长,端赖个人能否诚实地面对潜藏着的真正的自己,不是自欺欺人的自我昧惑,更不是汲汲营营的攀风附雅,而是实实在在地与自己掏心对话。
创作是艺术家完成自我的一条漫漫修行长路,如何拼砌零落散乱的生命图像,又如何整合内在、外在所传递的和所接收的讯息,是艺术家穷其一生要面对的课题。然而在修行长路两边上穿越的花絮,究竟会成就怎样的“风景”,为生命带来甚么样的感念,甚么样的观想,就等着艺术家去诚心朝拜,去自由书写⋯⋯
在此,衷心期待吴方洲于艺术修行的道路上能够成就慧命、胸怀丘壑,并在每个创作阶段的不同观看,都能够得到不同成熟的收获,亦能于往后的作品发表中,为他自己也为我们带来更醇厚的声音!
(责任编辑:何妍婷)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