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印石上的不老文化:80后篆刻家的圆梦见证

2015-04-14 11:09:32中国侨网

杨江涛和他的雕刻作品

  作品局部图

  部分作品图

  雄居中原的河南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河洛文化又被誉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概述了河南文化的厚重,就连以洛阳龙门石窟为代表的石刻文化,也自然成为了河南厚重的翘楚。

  如今,在河洛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这么一个80后的年轻人,他潜心研究印石文化,并耗时两年把龙门石窟的核心卢舍那大佛,精心刻在了81枚印石上,成就了“龙门印象·卢舍那的微笑”,在业内和社会上引起轰动,他就是青年篆刻家杨江涛。

  文弱书生迷上“硬石头”

  杨江涛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文化人,而且书法写得也好,真草隶篆无所不能。是不是有点遗传?杨江涛也说不清楚,反正他就是觉得自己从小就喜欢,虽然那时候他连字都不认识几个。每天跟着爷爷,说是学习,其实就是连学带玩,但学起来还真是模有样的。爷爷看他很有天赋,也就很认真地教他。于是,学习篆字、练习书法、捉刀弄石,几乎占据了他除上课之外的全部时间。

  后来,一天天长大,他对印石文化的历练也日臻成熟,再后来,他考上了大学,选择的专业也还是美术专业。“今生注定是要与印石书法结缘了,并且是不解之缘,它早已融入到了我的生活乃至于我的生命中。”杨江涛说。

  结缘龙门卢舍那

  杨江涛上大学的时候经常去龙门石窟。世界物质文化遗产龙门石窟的佛像雕刻艺术深深吸引着他,卢舍那大佛那神秘的微笑一下子印在了他的脑海里,他说晚上做梦都经常梦到卢舍那在微笑,这也许是缘吧。

  其实,熟悉杨江涛的人,都说他有佛缘。第一眼看上去就觉得他很谦和文雅,微笑时常带在面上,不笑不说话。鼻梁上那副近视镜更使他看上去斯文极了。略显消瘦的身躯洋溢着刚毅和干练的精神气……

  “上学的时候我非常喜欢这个卢舍那大佛,还曾经用钢笔把大佛的形象表现出来,从那时候起,又深入了解了这个大佛,卢舍那大佛对以后的篆刻创作有非常大的启发。”他说,“从第一次画出卢舍那大佛那幅钢笔画后,那时候我就有个想法,要雕刻大佛印章。因为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中的卢舍那佛依山就势,浑然天成,其精美的石雕艺术无以伦比,堪称一绝,尤其那慈祥的目光和恬淡的微笑让世人无不折服。以印石的形式把卢舍那大佛刻下来,弘扬和传承下去,不仅形式独特,与石窟文化也是一脉相承。”

  81枚印石:他与卢舍那同微笑

  2003年,杨江涛大学毕业后在一家纺织厂工作,儿时的梦想和对印石文化的痴迷追求,使他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辞职自己干,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于是,他只身来到郑州,蜷缩在一个不到3平米的房子里,开始了他自己痴迷的篆刻事业。也使他有机会实现和完成他的雕刻卢舍那大佛的梦想。

  篆刻的岁月是单调的,也是常人看来难以接受的。他放弃了其他娱乐,利用业余时间识篆、习篆、写篆、临印、摹印,收集了大量的印谱和工具书籍,沿着秦玺汉印的传统习书之路,向书中学,向老师学,向同行学,不放过一切可以交流的机会,广泛猎取。

  他创新思想,并师从西陵印社刘江先生,先后得到李刚田、茅大容、曹宝麟等名家指点。

  他说,那时候他在手上篆刻的同时,其实也是在雕刻着自己的心志。岁月流逝,伴随他全方面水平的提高,他的艺术素质和素养也达到了令业界刮目相看的境地,于是,那方寸印石,在流动的刻刀下,流露出浓厚的金石和书卷气息,典雅醇厚,格调不凡作品,在其纵横辟阖间便随心而现。

  之后,也就是2013年他决定开始创作“卢舍那的微笑”系列印章。而那个时候,他对卢舍那的理解已经更加成熟与完美,再加上20多年的雕刻与绘画经验,他选用方寸印石,纯手工制作,创作出卢舍那大佛的造像印石81枚。创作虽历时两年,但看整个作品浑然一体,大有一气呵成之势。展出那天,消息一出,轰动了整个省城。

  谈到对作品的看法杨江涛说,“卢舍那的微笑81枚印章,刻画的不仅仅是卢舍那的微笑,更是对石窟文化乃至中原文化的传承。石雕这一古老艺术形式,展现了神性与人性、环境与心境、等级与造像的完美结合,是人类艺术创造力的杰出代表。而卢舍那则又是这一独特的文化瑰宝中的极品,它凝聚了千百年来人们对真、善、美的强烈追求,它涤荡着人们的心灵,教化着人们的善行。”

  “卢舍那的微笑”系列作品无论是尺寸比例的规定、材质手感的选择、表情细节的刻画都着力凸显卢舍那大佛的风华,还突破了传统的完整清边工艺模式,利用部分清边参与构图,巧妙地与主体图案结为一体,表现佛法无边的境界和无比有大的佛学精髓。”

  如今的杨江涛,早已是中国工艺美术家学会会员、河南省书协会员、青年篆刻家。天道酬勤,他成功了,这是圈内对他的评价!说到下一步还有什么鸿篇巨制,他依然谦恭作答:“卢舍那大佛只是河南厚重文化的一个代表,接下来我打算把河南的文化进行系列性地整理,然后通过印石的形式创作出来,一系列一系列地展现给大家。作为一名篆刻家,不为别的,就想力所能及地为弘扬传统文化做些事情。”

(责任编辑:秦连静)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