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收藏四大陷阱需警惕
2015-02-13 11:30:38中国艺术网
“黄金有价玉无价”,说明了玉品质的鉴定和卖价的制订很难准确把握。目前,在消费者眼中,翡翠恐怕是最让人觉得没谱的商品。珠宝市场动辄打折,消费者早已见怪不怪了。打个八九折的都是毛毛雨级别的,而最狠的能低到一二折。而国内翡翠的等级至今尚无明确的划分标准,导致不少商家标价乱哄哄,鉴定证书满天飞。“这都不是事”,而翡翠市场常见的四大陷阱,需要消费者更加关注,以免不注意就掉进去了。
一、以次充好。这是最常见的,将B货、C货、D货翡翠冒充A货翡翠,早已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只有天然的翡翠才具有收藏投资价值。
二、以假乱真。常见的用马来玉、染色石英石来冒充翡翠,市场上还出现用玻璃仿白玉、玛瑙的情况。
三、定名混乱。有的把白色或者黄色的大理石称作是白玉、黄玉,把绿色的玉石统称为翠玉,极易与翡翠相混。
四、价格陷阱。有些商家会利用消费者占便宜、砍价的心理,给翡翠标出天价,然后随消费者砍价,只要不低于成本价,虽然大多数商家表面上叫苦连天,心理却是暗暗高兴的。
(责任编辑:秦连静)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