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坦卡蒙黄金面具确实受损但可修复
2015-01-31 20:56:40山西日报
埃及国家博物馆24日承认,馆内藏品、法老图坦卡蒙黄金面具的胡须部分去年确实脱落且被重新粘回。
不过,受邀评估面具受损情况的德国专家克里斯蒂安·埃克曼认为,损坏情况没那么严重,可以修复。
【被夸大】
埃及文物部说,博物馆工作人员去年8月修复黄金面具展柜的灯光时不小心碰到面具,导致面具的胡须部分脱落。
埃克曼24日在博物馆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证实这一说法,“面具被碰到,胡须部分脱落”。他是玻璃和金属文物修复方面的专家。
博物馆承认用环氧树脂黏合剂把胡须部分重新粘回去,但拒绝说明具体的环氧树脂类型。博物馆馆长马哈茂德·哈尔瓦吉先前告诉埃及官方的中东社记者,用环氧树脂黏合剂修复文物是国际通行做法。
埃克曼说:“用环氧树脂不是最佳选择,但是个解决办法……但不幸的是,修复手法不恰当,致使能在胡须(和下巴结合)处看到黏合剂残留物。”
他说,面具损坏程度没那么严重,之前被夸大了。而且,用黏合剂把胡须部分与面具黏合也并非前所未有。他说,面具当年被发掘出土时,胡须部分并没有固定在上面,而且1924年被送到博物馆展出时,面具和胡须也分离的。直至1941年,胡须部分才被用黏合剂粘回到面具上。
埃克曼推测,可能正是当初使用的黏合剂因年岁太久出现老化,才导致了这次脱落事件的发生。
【可修复】
埃克曼说,黄金面具可以修复,“面具没有受到实际损坏……采取的(环氧树脂黏合剂)修复手法可逆”。
他提及,胡须部分脱落之初,修复人员也曾“试图用另一种树脂粘回去”,但无法支撑其重量,“胡须部分非常重……超过两公斤”。
现阶段,埃克曼已受埃及文物部委任、监管面具的修复。“必须非常仔细地操作,但可以逆转,”他说,“将设立一个由文物保护专家、考古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组成的委员会,以制定修复方案。”
另外,针对修复人员在粘回胡须时曾在面具上留下刮痕的说法,埃克曼说,面具上的确发现一处刮痕,但原因暂不确定。
“到目前为止,我们发现面具上有一处刮痕清晰可见,但无法说明这一刮痕是古时便有或是近期导致的,还是刚刚留下的。”
【或遭诉】
图坦卡蒙黄金面具距今已有3300年,堪称埃及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面具用大约11公斤纯金打造,镶嵌着多种华丽的宝石。
就被指对面具保护不力,博物馆方面和埃及文物部均否认。
博物馆馆长哈尔瓦吉说,称博物馆工作人员损坏面具 “不合逻辑、难以置信”。埃及文物部长马姆杜·达马蒂说,黄金面具被仔细看管,“工作做得正确”。
然而,埃及一个保护团体打算就面具被“拙劣”修复一事起诉文物部长。“埃及遗产工作组”成员、埃及学家莫妮卡·汉娜23日说,她对看到的一切感到震惊,这一团体将把这件事诉诸检方。
“我们将就管理不善向检方提起诉讼,”汉娜说。她没有提供更多细节。
■相关链接
图坦卡蒙与黄金面具
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是埃及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图坦卡蒙墓最著名的陪葬品之一,被发掘时覆于法老木乃伊的面部。面具重达11公斤,工艺精美。
图坦卡蒙生活在公元前14世纪,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法老,8岁或9岁时登基,约10年后神秘去世。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于1922年发现了图坦卡蒙墓,墓室发掘前从未遭受盗墓者洗劫,陪葬品保存完好且繁复精美,自此举世闻名。
(责任编辑:程立雪)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