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拍品背后的艺术价值才是王道
2015-01-09 09:33:46中国文物网
2014年,拍卖市场天价拍卖亮点频现。4月8日,上海收藏家刘益谦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上,以2.8124亿港元拍到“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刷新中国瓷器的世界拍卖纪录;11月4日,影视大亨王中军在纽约苏富比的拍卖会上,用3.77亿元买到了梵高《雏菊与罂粟花》;11月26日,刘益谦再次出手,以3.48亿港元竞得“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他在微信上“任性”的感叹迅速成为了社会流行语。2014年天价拍品成为众人热议与瞩目的焦点,“中国藏家屡创记录斩获天价拍品”成功入选2014年十大文物提名事件。
梵高《雏菊与罂粟花》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师、艺术学博士赵盼超在接受中国文物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不管是2014年,还是从2014年往前看十几年,我国的艺术品拍卖市场正在逐渐走向成熟、完善,从艺术研究者的角度看在拍卖会上产生的天价拍品,其实是属于正常的现象,艺术品具有多重属性,作品本身的着色、用笔、气韵和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收藏流传经历都可以成为契机,为艺术品在拍卖市场上创出高价。作为普通大众,我们不要过分对拍品的最终拍价过分关注,它只是反应艺术品蕴含价值的一个侧面,更多的是我们应该关注艺术品本身,关注上拍作品的艺术价值,而不是仅去关注它的商业价值。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有时我们很难去判断,一个作品它在拍卖会上,到底能拍多少钱,尤其是刚刚开始关注艺术品市场的一些投资者,所以赵盼超建议,投资者应该多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研究艺术品的本身价值,“比如说永乐的鸡缸杯,一只巴掌大的小酒杯何以拍出2.8亿港元的“天价”?只因这只出自明代成化年间的鸡缸杯,不仅距今年代久远,且仅供皇家御用。目前全球仅存的十几件,大多收藏于博物馆,市面流通的仅剩三只,量少而精。同时,成化无大器,鸡缸杯以缸为形,大器小做,很有气势。料、胎、釉也都很精细到位,画面是小写意风格的绘画,对当时以写实为主的图案是一种创新,并且很好地运用了斗彩,以青花为轮廓,点上红、黄、蓝、绿、紫,淡雅高贵。投资和收藏应当是种乐趣,在了解艺术品内蕴价值的同时提升了自己的艺术修养,这才是玩收藏的乐趣所在”。
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
对于大众投资舆论导向,赵盼超认为,不要因为某一些拍品出现天价现象,就单纯的认为这一类的艺术品具有更大的投资潜力,投资需要走向理性,无论是拍卖公司还是投资者,在把艺术品推向商业市场的同时,一定要理性操作,只有这样,将来我们的艺术拍卖市场才会日趋完善,势必走向一个更加合理、规范、科学的市场状态。
(责任编辑:刘元)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