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80名田野文物保护员正式上岗
2014-12-18 13:34:40南京日报
记者近日从江宁区文广局获悉,该区首批80名田野文物保护员已正式上岗。这支由文物爱好者和社区基层干部组成的业余文物保护员队伍,将肩负起233处文物点的日常巡查、拍照存档、防范预警以及考古工地看护等任务,成为守护田野文物的“流动哨兵”。
家住秣陵街道吉山社区的奚治定,是文物保护员之一,他的“辖区”内有周安桥、柏家桥两座古桥以及失考墓石刻。“失考墓石刻就在我家后面,我从小就很喜欢那些石人和石马,平时有人要碰它们我都会立刻阻止。”自从当了文保员,奚治定每天都会到失考墓石刻周围转两圈,另外两座古桥也要巡查一番,“每天来回走几圈,就当是锻炼身体了。”
江宁文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依靠民间力量设立“文物流动哨”,不但解决了文物安全员人数少、覆盖范围有限的问题,也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文物安全监控的覆盖面和响应速度。他介绍说,文保员的“监控对象”不仅仅是盗墓贼,地下文物埋藏区内的建设工地也在巡查范围之内。如果建设方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地下文物后没有按规定上报,或是擅自破坏地下文物,文保员也将及时“预警”,避免文物遭到人为损毁。
今年以来,江宁区文保工作建立起田野文物保护员制度、编制完成《南京市江宁区文物保护与利用规划(2013—2020年)》。此外,文保单位与规划部门联动开展工作,如,制定了南唐二陵、南京人化石地点、阳山碑材等多项文物本体专项保护规划及遗址公园规划,在村镇改造建设中,编制了湖熟镇、杨柳村、佘村、窦村等一批古镇村规划等,多层次全方面提升了江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
(责任编辑:杨晓萌)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