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文化:史前东西文明交流的中转站

2014-09-29 19:19:03中国社会科学报

  【核心提示】齐家文化分布区恰是中国地理的中心区,生态多样性为孕育和接受文化多样性提供了有利条件,使这一地区成为上古时期东西文化交流和人类迁徒的要冲,其率先接受青铜、游牧文化的洗礼,逐渐成为了中国上古时期文化的中心。

  齐家文化在马家窑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年代约为距今4100—3700年。齐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过渡文化,数以百计的青铜器的发现表明齐家文化已进入了青铜时代,是已知东亚最早的青铜文化。从历史上看,齐家文化正处于史前阶段向历史阶段的过渡期,有人称之为“原史”,大体与夏代相始终。

  齐家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已近一个世纪,但尚未有全面而系统的专著出版。20世纪20年代,安特生在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发现齐家文化,由于其陶器不如仰韶文化发达,安特生误以为齐家文化早于仰韶文化。40年代,夏鼐经过重新调查和研究,更定了齐家文化的年代。近几十年来,随着齐家文化遗址的不断揭露,张忠培、胡博、叶茂林等学者在齐家文化面貌、齐家文化与二里头文化的关系以及齐家文化的多学科综合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自然生态对齐家文化文化生态多样性的形成和影响尚未被人们充分重视。

  齐家文化主要分布于甘肃、青海、宁夏,另涉及新疆、内蒙古和陕西的部分地区,该区域恰好是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中间地带,兼具三大高原的特征,并且有山、有水、有草地,宜农宜牧。齐家文化的主要分布区属于黄河上游地区,如青海乐都柳湾、民和喇家,甘肃永靖大何庄、秦魏家、临潭磨沟遗址均位于黄河及其支流两岸;沿黄河到宁夏、陕北,由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也均有齐家文化遗址分布。同时,齐家文化分布区也恰是中国地理的中心区,生态多样性为孕育和接受文化多样性提供了有利条件,使这一地区成为上古时期东西文化交流和人类迁徒的要冲,其率先接受青铜、游牧文化的洗礼,逐渐成为了中国上古时期文化的中心。

  五谷丰登

  甘肃临潭磨沟遗址发现了齐家文化墓葬群,由于其独特的埋葬制度及丰富的器物类型而入选2008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研究者对墓葬中成人牙齿牙结石淀粉粒的检测结果表明,当时人类植物性食物具有多样化的特征,有小麦、大麦或青稞、粟、荞麦、豆类及坚果类等,其中麦类植物、荞麦和粟占淀粉粒总量的70%。

  考古发现,比磨沟遗址更早的甘肃西山坪遗址出现了中国西北地区最古老的稻作农业遗存,当时人们种植粟、黍、水稻、小麦、燕麦、青稞、大豆和荞麦等8种粮食作物,囊括了东亚、西亚2个农业起源中心的主要作物类型。不仅证实小麦和燕麦早在四千年前已传播到中国西北地区,也揭示了中国最早的农业多样化出现在甘青地区。

 

  六畜兴旺

  齐家文化遗址不仅出土大量猪骨,还出土了不少完整的羊骨、牛骨和部分马骨,在考古图谱中使东亚大地首次出现了“六畜”齐全的局面。目前中国最早的较完整的羊骨架就出现于甘肃永靖大何庄齐家文化遗址,其次是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科技考古研究成果表明,二里头绵羊的mtDNA来自中亚或西亚。由此可以推测,绵羊是由齐家文化传向二里头文化。黄牛与绵羊、山羊生态习性相近,是新石器时代西亚、中亚的主要家畜,到了青铜时代,黄牛才在东亚大量出现。据今约4000年的甘肃大何庄遗址、秦魏家遗址齐家文化层中出土的黄牛骨骼是典型代表。山羊与黄牛一样经历了大致相同的驯化和传播过程。

  家马的野生祖先主要分布于欧亚草原的西端。乌克兰和哈萨克草原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遗址中曾出土大量马骨,这些马骨显示了马从野生到家养的驯化过程。在东亚数百处科学发掘的新石器遗址中仅齐家文化等遗址出土了不完整的马骨,确凿无疑的家马和马车见于商代。牛、羊是流动的财富,是游牧民族的衣食之源;马使游牧生活如虎添翼,有了纵横欧亚大陆的可能。牛、马、羊是草原游牧业的基础,这些动物与猪、狗、鸡不同,均可产奶,而奶和奶制品则为游牧生活提供了更加稳定的饮食保障。

  男尊女卑

  如果说土坑墓是东亚文化的“旧传统”,那么齐家文化出现的洞室墓、火葬墓则是一种“新风尚”,这一墓葬变革,体现了东亚墓葬相对单纯的时代的结束。柳湾齐家文化墓葬中洞室墓占13%, 其中972号墓出现墓道和墓室,另外,随葬品多达33件,其中陶器26件,绿松石6颗,串珠1串。有的墓葬随葬玉璧,多者达83件。洞室墓和墓道的出现、随葬品出现多寡之分均表明此时贫富分化已相当明显。

  齐家文化男女合葬墓中,女性卑躬屈膝朝向男性。甘肃武威皇娘娘台墓地共发现1男2女合葬墓3座,均为男性仰卧居中,女性侧身俯贴于男性,下肢后屈,面皆向男性;在10座成年男女合葬墓中,男性仰卧直肢居左,女性侧身屈肢居右,面向男性。永靖秦魏家遗址共16座男女合墓葬,葬姿为男性仰卧直肢居右,女性侧身屈肢居左,面向男性。这些墓葬均为一次葬,不仅体现了妻妾陪葬已成风气,而且表明男尊女卑的父系社会正在形成。

  玉振金声

  彩陶的衰落与青铜的出现标志着齐家文化进入了青铜时代。齐家文化陶器不发达却独具特色,双大耳罐是中亚和西亚共有陶器。宗日遗址出土齐家文化早期铜器10余件,为砷铜,不仅是齐家文化首次发现的铜器,也是中国西北地区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砷铜,它对中国早期冶金的研究意义重大。齐家文化青铜器与中亚、南西伯利亚的铜器的样式基本相同。

  齐家文化在吸收西方金文化的同时,没有放弃东方玉文化传统。齐家文化玉器有30多种。武威皇娘娘台、广河齐家坪遗址出土的琮与良渚文化琮相似;皇娘娘台墓地48号墓随葬璧多达83件;2002年喇家遗址出土的一件三孔大玉刀,复原后长66厘米,是目前已知最大的玉刀,与二里头玉刀类似,可能是礼器中的“王者之器”;另外,还出土有三联玉璜、玉铲、玉斧等。

  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和文化资源的丰富性使齐家文化成了中国生态文化的早期代表。齐家文化是东亚文化旧传统与中亚文化新风尚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混合文化,展示了丰富的文化多样性;齐家文化是向夏文化过渡时期的文化,它开启了二里头、殷墟文化传统,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调。

  西北是上古中国中西交流的前沿阵地。齐家文化作为夏文化的可能性早有人进行过讨论,“夏”有夏王朝、夏民族、夏文化三义,但均与中国西北地区密切相关。因此,随着夏民族在西北兴起,并入主中原建立夏王朝,来自中亚或西亚的文化因素也一同传到了中原。

(责任编辑:杨晓萌)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