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新闻正文

翰墨文脉代代相传 书画名家后人忆家风

2014-05-05 09:17:48楚天都市报 作者:郑晶晶

  有一种精神,能够永存不老,有一种情怀,可以亘古长青。家风家训,穿越岁月,涤荡心灵,让文脉延续,让丹青永存。

  4月30日,记者采访了已故书画名家闻钧天、秦咢生、王遐举的后人,他们深情回忆起家风对他们做人、从艺、修身的影响。

  从艺篇:苟日新日日新

  “从孩提时代,我给父亲磨墨、牵纸开始,就耳濡目染学写字了。”昨日,85岁的著名书法家王庆云满头华发,专程从北京回武汉来参加展览,他忆起身为当代著名书法家的父亲王遐举时,满怀深情。

  王庆云的父亲王遐举、叔父王轶猛,皆为饮誉海峡两岸的著名书法家。他回忆说,父亲常常教导,书法必须每天坚持,才能有所精进,所谓“苟日新,日日新”。“父亲坚持练字,哪怕战火连天的逃难途中,也从不中断。后来,我能成名成家,形成自己独特的隶书风格,跟父亲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国家一级美术师汤立,是“20世纪最后的写意国画巨匠”汤文选之子。“小时候父亲老让自己看‘八大山人’的画,哪怕看不懂也得看,他告诉我,要给自己定高的起点,要向先人们学习。”若干年后,汤立学有所成,回忆父亲教诲,尤感念其智慧。

  做人篇:耕耘莫问收获

  古往今来成名成家者,无不秉承先做人,再从艺的原则。耳濡目染良善家风家训,书画名家后人们裨益非浅。

  昨日,著名画家闻钧天之子闻立圣,用了父亲的一首诗来形容家风影响:“淡泊不失向往,少欲不事张扬,耕耘不问收获,清寂不负华章。”

 

  闻立圣出自“浠水闻家”,这个家族出过闻一多等文化名人。闻立圣从小跟着父亲学习中国古诗词、中国画,然而,后来虽然工作与画画没有多大关系,但他几十年来坚持画画,真正是“耕耘不问收获”。闻立圣说,虽然自己是“非著名画家”,但勤奋练笔多年,画画对他来说“是释放,是快乐”。

  修身篇:不学诗无以书

  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书画家后人,也常是学识渊博,出口成章。究其原因,书坛名宿秦咢生之子秦大治的一句话解开谜底:书法界有句俗话,不知诗无以成书家。“意思就是说要加强自身学养,否则最多只是个书匠。”

  76岁的秦大治说,父亲常教导自己:“作书莫学出山泉”。意为出山泉浑浊,书家一定保留“清”的本质,加强自身修养,重视文化提高。在这份教诲下,秦大治着力“隶楷”,书作有“淳和深厚”之评,而他也将这种优良传统传给了女儿、外孙女。

  同样浸濡书香家风的,还有71岁的王传芬,她是齐白石大师入室弟子王文农之女。昨日,她向记者展示其父赠予她的《成语辨析》、《唐诗鉴赏集》等书籍,上面还细心题写了赠言。王传芬说,每次看到这些,就想起父亲对自己爱护和教诲。“舔犊之情,无以为报,唯有秉承家学,将这份优良家风,翰墨文脉,代代相传。”

(责任编辑:刘梦盈)

1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