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心广:《无限美好》的虚幻“乌托邦”
2014-01-27 15:39:01雅昌艺术网华东站
编者按:AAC艺术中国评选已经历经七届,在这项中国艺术奥斯卡的评选中,新锐的青年艺术家代表未来艺术的发展趋势,这些入围和获奖的青年艺术家正在成长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代表人物,重新梳理他们的成长经历。站在新年之际,雅昌艺术网对历届获奖和入围的青年艺术家进行专访,以飨读者。
艺术家杨心广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青年艺术家杨心广,近年来在材料、空间、作品结构上做过不少尝试。去年初,杨心广以独特的艺术风格,成功入围“第七届AAC艺术中国青年艺术家”榜单。同年,在其个展《无限美好》中,他以铝塑板为材料,随手划出痕迹来表现出具有建筑廓形的作品《金色》。杨心广观察生活点滴,其意识中的“美好”,是夸张、虚幻,甚至乌托邦式的。对他来说,2014年将是不断“寻找”的一年。如他所说,在能够得心应手地创作作品的同时,随着意识层面不断加深,也会不断产生新一轮的“质疑”。
作品《金色-5》(2013)铝塑板+、木、铁,122x244x23cm
雅昌艺术网:杨心广老师您好,回顾2013年,您的个展《无限美好》里,有一系列《金色》作品,您在铝板浮雕上随手划出痕迹,作品很简洁,而且有建筑感的廓形。您是如何会想到采取这种方式创作作品的呢?另外,有评论指出这是您在探讨“贫穷艺术”,您认可这种评价吗?
杨心广:首先,我并不认为我在探讨“贫穷艺术”,我的作品也并没有脱离当代艺术主叙事,这一系列的作品是紧贴中国现实的。作品上,那些金色的铝塑板上的划痕、以及简单的建筑形状,都是体现出中国现状的。当然,我很难深入分析中国存在的问题,只是作为生活在中国的共鸣的一种真实的体会。另外,我想讲一下展览的名字:《无限美好》。“美好”在我意识中,是被加了“无限”的概念,它是夸张的、虚幻的,就像是某种乌托邦的思想,它会瞬间给你带不切实际的美好图景。因此,我这系列的作品,它的主基调是带有讽刺意味的。在展览中,你可以看到那一排由蓝色彩钢瓦揉成的一砣砣线,它像是一条无限延伸的线,这种廉价的建筑材料构成了目前国内的现状,这条线让我感受到绝望。
抽象画 Whipped 3(2013)纸上墨汁150x515cm
雅昌艺术网:《无限美好》这个展览中,还有一些比较抽象的作品,不过它们看似抽象,似乎依然有一个明确的廓形在支撑它们。
杨心广:有时候看看形式就可以了,这些作品背后没有所谓的“背后的概念”的。
雅昌艺术网:那您认为,在过去几年的创作至今,目前在雕塑上的更关注哪些方面?
杨心广:这个不太好说,我也一直在寻找。所谓“创作”,它的理解是心领神会的,只是觉得越来越得心应手,想要的效果变得越来越不那么艰难,意识层面在不断地加深。不过,有时候也觉得艺术创作一旦太容易,就会因此产生质疑。我现在质疑的成分越来越多了。
作品《蓝色》(2013)彩钢瓦,13个部分,尺寸不定 ,
雅昌艺术网:好的,我们聊聊您最新的作品吧。今年1月,您的作品《蓝色》在央美美术馆展出的。
杨心广:作品《蓝色》所选用的材料是彩钢瓦,这种材料大量地运用到工业建筑上,我们的工作室也是用这种材料做屋顶,当你在飞机上往下看,中国大地上到处是这些东西。我把他们揉成团,就像将一张纸随意揉成的那样。有些诗人写诗就是这样,地上堆了一堆这样的纸团。
雅昌艺术网:那除了这次的群展之外,您在2014年还有哪些计划呢?
杨心广:我今年没有准备个展的想法,不过会有两个群展在纽约。
雅昌艺术网:好的,谢谢杨老师,祝您新年愉快。
(责任编辑:彭菲)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