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C青年艺术家的2014】邬建安:没让惯性创作湮没思想
2014-01-25 23:22:57雅昌艺术网专稿
邬建安
编者按:AAC艺术中国评选已经历经七届,在这项中国艺术奥斯卡的评选中,新锐的青年艺术家代表未来艺术的发展趋势,这些入围和获奖的青年艺术家正在成长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代表人物,重新梳理他们的成长经历。站在新年之际,雅昌艺术网对历届获奖和入围的青年艺术家进行专访,以飨读者。
他们的2014,会有哪些新的创作、展览和变化;他们的2014,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带来哪些发展指标;他们的2014,将如何影响中国艺术的轨迹?或许,这些青年艺术家的2014,正在酝酿着中国艺术的“蝴蝶效应”。
导言:邬建安,第六届AAC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1980 生于北京,2005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作品中充斥着神秘主义气氛和对远古神话图式的利用与再创造,体现着他对现实、对历史、对一些既定结论真实性和合法性的怀疑。邬建安2013年以前的创作基本上保持着我们的熟悉面貌,但在新的一年里,他开始着手艺术语言上的实验,进行一种不同于以前表达自己艺术观念手法的探讨,在未来的几年里,我们将会见证邬建安的新成果。
邬建安 星首 复写纸、各种化学药剂 200 *145cm 2010年
熟悉邬建安作品的人,很容易能体察到他作品中充斥的神秘主义气氛和对远古神话图式的利用与再创造,这些因素的出现源于儿时邬建安读过的很多神话故事,“这些故事留下的印象常常会跳出来影响我的情绪与判断,多次反复后,它们终于化为一个个饱含能量的核,根植在精神世界当中”。到了中学时期,青春期的叛逆使得邬建安对于一切具有束缚性或者说教性的事物充满了反感:课本、政治……为了“逃避”这些,逼迫着邬建安建立自己精神上的乌托邦,以躲避现实的无聊和寂寞,而儿时根植于脑海里的幻想与现实交织的神话故事就逐渐成为他的精神港湾。尤其是在邬建安上了大学以后,“读了一些精神分析的书籍,也刺激了脑海中深化形象的生长”,这一切都在有意无意中渗透到他实际的艺术观念表达与实践中。
邬建安 刑天舞 彩色剪纸拼贴 尺寸可调整 2010年
在邬建安2013年的艺术创作中,“整体上还算是在延续以往的艺术语言”,邬建安说,“因为在过去的一年里主要为2014年参加的一些展览做准备,所以也开始了一些在艺术语言上的实验,开始了一种不同于以前表达自己艺术观念手法的思考”,但是,这一切的实验和思考尚处于一种摸索阶段,甚至仅仅是思考,还没能将之落实在实践的过程中,“它的结果是怎么样的是无论如何无法看清的”。
新的探索既包括媒材的使用,也包括表达方法的转化。尽管邬建安认为原来的表达方式是一种有深度的,或者说是目前邬建安认为最适合的一种表达其艺术观念的方式。但是从2013年开始,邬建安的观念有了新的转变,对原有的表达方式有了新的看法,这种新的看法并不是说“是对原有表达方式的一种否定,而是在原有表达方式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方向,不同于原来的方向”,邬建安表示,“希望在2014年,这些思考和实验的成果能够有一些实际的转化”。
邬建安 凌迟蚩尤 纸本镂刻 100*175cm 2007年
让邬建安产生这种转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是邬建安认为“原有的、习惯了的那种语言表达方式的使用已经有很长时间、有一个阶段了”,在这个阶段里,邬建华安很努力、很下工夫的去做了一批作品,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在邬建安本人看来,“在这批作品里,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表达力度其实是处于一个相当熟悉的状态”,那么,再继续使用这种艺术语言去表达他的艺术观念时,就会使邬建安的创作成为一个“熟练性的工作”,而建立在这种熟练上的创作,“你的思考便会被消弱,不再如以前那般积极,成为一种创作的惯性,这将会是创作上的瓶颈”。所以在这种局面下,邬建安很自然的去思考如何去突破这中熟练、这种惯性。自然,这种突破不会打破他旧有的兴趣点,只是在“形式语言上有所变化,一些是在原有语言的基础上发展出来新的样式,另外一些变化则会很大”。
(责任编辑:陈博)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