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M50评选观察:新锐艺术家的养成术
2014-01-14 15:57:28雅昌艺术网专稿
1月13日晚6点,2013年度Creative M50创意新锐评选(下简称Creative M50)获奖作品展览,以及相关颁奖仪式在上海举办。经过评委会全面的考量与评定,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童昆鸟携其作品《撞ji》,荣获本届“评委会大奖”。武敏敏(作品《蒙太奇系列》)、余敏捷(作品《会议室系列》)以及王海龙(作品《低俗小说的零件》)分别斩获金、银、铜奖。昨日,27枚奖项正式颁发后,也标志着Creative M50告别了属于它的第七年。
有别于往届评选,本次Creative M50引入了艺术媒体提名奖,雅昌艺术网与《艺术当代》杂志分别推荐了一位参展艺术家的作品。由雅昌艺术网推荐的作品《8号线幻想》来自年轻艺术家秦一婷。这组作品以地铁为叙事背景,画面中的人物带着夸张的防毒面具,大体量的玩具熊、苹果等具象物体被堆砌在座椅与地面上,秦一婷试图想构建一组超现实主义的幻想世界。她对记者解读到:“有一段时间内我每天在地铁上逗留的时间是2个多小时,常常犯过敏性鼻炎的我,最关注的是空气的问题,因而在车厢内,常常会思绪飞舞。”
对于引入媒体推选的环节,M50董事长金伟东对雅昌艺术网记者说道:“自建立Creative M50项目开始,我们就认定,推广当代艺术并非一个机构就能独立完成的使命。因此,在奖项上,除了入围奖和金、银、铜等常规奖项以外,还会设定5至8个奖项,为机构、为媒体、为企业所预留。“如他所诉,除了上述媒体提名奖,香格纳画廊提名奖、逸飞创意奖同样丰富了选手的发展空间。
Creative M50拥有一切相关奖项的共性:凭借一幅或一组作品获得殊荣的偶发性,以及媒体报道的短期时效性,而在颁奖典礼“华丽舞台”的背后,孕育着M50对年轻艺术家的长期养成计划。
据M50董事长金伟东介绍,在设立Creative M50之前(2007年),M50经过了由厂区改建成艺术园区的初步转型。彼时,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挖掘M50更多的功能性的同时,挖掘更深刻的艺术影响力。“最初,我们是想为知名的艺术家设立年度大奖,以此进一步打响M50在艺术圈的软实力,不过有的艺术家提出了建议,他们认为艺术行业的发展,需要一波又一波年轻人出现。因此由园区出发,开展的Creative M50由此而来。”
在上一届的Creative M50上,“M50英才计划“成为当时着重推广项目之一,该项目将延续至今。“M50英才计划”是指通过整合艺术届、创意园区、艺术媒体、跨国公司、社会机构等团体的各项资源,为入围的新锐艺术家实现其创意和构思。比如,园区内的画廊将为艺术家提供更多的展览机会;M50旗下的创意园为入围新锐艺术家提供免费的工作室;为新锐艺术家提供海外考察和交流机会;或为其提供与企业跨界合作的可能性,甚至打造个人创意产品,并支持其实际开发。”
根据金伟东的大致统计,举办7届Creative M50以来,已有300多名年轻的艺术家摘得奖项,其中,30余名艺术家已与园区内外数家机构,开展了长期、稳定的合作。
(责任编辑:董晓帅)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