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籽料缺标准纠纷不断
2013-12-27 09:57:17新晚报数字版
日前,有关新疆和田玉籽料的纠纷接连不断:一块“和田玉籽料”的真伪引发了买卖双方的法律纠纷;买家高价买一位新疆和田玉玉雕师亲手雕刻的“和田玉籽料”作品,拿去鉴定后说是赝品,要求退货……
藏家呼吁国家出台和田玉鉴定标准,避免纠纷。
无依据鉴“籽料”真伪
在翡翠、新疆和田玉等资源型藏品行情逐年走高的情况下,原石交易也越来越火,而其真假难辨所引发的纠纷也日益增多。
北京买家姜某准备以200万元的价格买下一块重约60公斤的“新疆和田玉籽料”,并先期支付了50万元定金。玉石到手后,姜某检查认为其有造假痕迹,要求卖家臧某提供原产地证明和鉴定资料,不想遭到臧某拒绝。感到被欺骗的姜某,一纸诉状将卖家告上法庭,要求臧某双倍返还定金100万元。法院一审时,臧某表示同意解除合同,但认为姜某没有支付剩余货款违约在先。最终,法院一审判决双方合同解除,因姜某不能证明玉石籽料有假,故其双倍返还定金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因臧某也不能证明玉石为真,故其关于姜某违约的抗辩也不予支持。
无标准有假冒
多数藏家鉴赏玉石,只相信自己眼力。大多数玉石,比如和田玉和翡翠,都有所谓的标准,但是标准只告诉你其结构是什么,并没有告诉你它是什么玉,是不是好玉。大多数和田玉鉴定书上显示的主要包括以透闪石为主,摩氏硬度、密度、折射率等数据。
国家对于和田玉的定义没有明确产地,是对物理性质、结构相同的软玉的统称。而行业内有不同的看法,不少人认为只有新疆和田产的才是和田玉。但在检测时,很难判断其产地,只能凭肉眼,凭经验从油脂、致密程度、颜色等方面判断优劣。
目前的标准只分特级、一级籽料等,关于真假的界定却相对含糊,官方通过仪器也无法准确分辨产地。目前市场上,存在品质较好的韩国玉、俄罗斯玉冒充新疆和田玉籽料的现象。
我国玉石市场亟须建立诚信,很多人明知道商场贵还是去商场买,就是为了求个安心,但难获明确的价格参考,只能信奉“黄金有价玉无价”了。
(责任编辑:吴涛)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