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答《费加罗报》
2013-02-20 14:14:50
1.您的这次作品名字叫《触摸百年》,很有意思,请跟我们说说如何想到这个名字,名字又是如何传递你的作品本身含义。
我很幸运生在了一个变革的时代,经历了更多的不同体验。收获了颇丰的精神财富。自己成长的岁月,就像经历了很多次人生,丰富多变,痛愉并存。在这四十多年来,我的生活一次次地改变,把我练就成为一个怀疑论者。时间被打散重构;生活被打散重构;意识被打散重构⋯⋯时间总是一瞬,百年也就是一瞬。
历史是为当下和未来服务的。每个人的认识都是片面的。有没有一个真实的历史?即使有,仍然存在于历史中。所有被记录的历史都被记录者所片面化。图像记录历史似乎真实可信,但170年来并没有因图像的真实性而改变记录者的的片面性。我用手去触摸这百年中被我片面选择的被反射在水中的图像。是实与虚之间的接触,最终还是都成为了虚。人在这里与时间是相互涂抹的关系。而我找到了一种触摸时间的方式。
2.这个作品在创作之初您构思了多久,又制作了多久?制作起来难度大吗?创作的过程大致是什么样的情况?
2000年1月1日,当这个被人为规定的时间成为万众狂欢理由的时刻。我坐在成都的当代艺术馆中用水写时间的方式度过了全球24个时区跨越千年的第一个小时。在这段消磨时光的24小时之后,产生了触摸百年的想法。但我并不想关心这人为划分的百年交替,我的注意力集中在现代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所以从那时期,开始为收集1910年至2010年的图像做准备,10年间进行断续的阅读收集和筛选,在2010年完成了两件与百年有关的作品。一件是由百余名孩子参与完成的《百年》。这是由101张黑白丙烯画组成的观念绘画作品。另一件就是《触摸百年》。 1911年成为了这件作品的起点,为了能在2010年实施完成作品,等了十年。这十年在大量的阅读中重新解读我与时间、历史和未来的关系。从互联网这个公共平台上搜寻了海量的历史图片,并在每一年选择一张,使得这些图片所代表的片面历史之间发生相互的关系,重构成另一种对历史和未来片面的认识。每一年的影像如同一个关键词与之后的或之前的影像词词相连成为一句话、一条河,重构和解构着我们似乎熟知或陌生的路程。
3.您最终希望通过这个作品给观众传达什么样的精神呢?
大近若远。
(责任编辑:彭亚琪)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