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析正文

荆州楚玉赏析之二(图)

2013-01-17 23:49:15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古方

  1、绞丝纹玉环(3件)

  战国中期玉佩饰

  湖北省荆州市江陵雨台山墓地出土。

  上:外径3.9、内径2.2、厚0.8厘米;

  中:外径3.1、内径1.8、厚0.5厘米;

  下:外径3.1、内径1.8、厚0.5厘米。

  玉质青白色,微透明,有灰白色和橘黄色沁。圆环状,表面阴线雕琢细密的绞丝纹。

  《赏析》:所谓“绞丝纹”,形象地说就是用一条细绳子斜向缠绕在玉镯子上,只不过这条绳子循环往复没有尽头。据说这种现象在数学上叫“阿基米德螺线”,亦称“等速螺线”,是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阿基米德发现的。有趣的是,阿基米德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的战国时期,也就是这件绞丝纹玉环制作的时代。

        2、卷云纹玉环

  战国时期礼仪用玉

  湖北省荆州市黄山墓地出土。

  直径6.4、孔径3.8、厚0.4厘米。

  玉质红褐色,微透明。扁平体,圆环形,内外缘阴刻轮廓线,两面饰卷云纹及网格纹。

  《赏析》:这件玉环上的卷云纹,线条婉转流畅,网格纹内线条细密整齐,颇有“游丝毛雕”的韵味(古玩行形容战汉玉器细腻阴刻纹饰用语)。阴刻线越细,说明砣子的砣口越薄越锋利,这与铁砣的使用有直接关系,因为铁可以反复锻打,形成坚硬而锋利的砣口。

正面

侧面

  3、蟠虺纹琉璃环

  战国晚期礼仪用玉

  湖北省荆州市谢家桥墓地出土。

  直径10.8厘米,孔径7.6厘米,厚0.9厘米。

  蓝色琉璃,有气泡,半透明。内外缘有凸起的轮廓线,中间浅浮雕10组蟠虺纹及卷云纹,两面纹饰相同。璧的外侧面也浅浮雕细密的蟠虺纹。

  《赏析》:这件琉璃环堪称早期玻璃器的精品,不但质地纯净,透明度高,而且满饰细密的蟠虺纹,相当精致。中国早期的玻璃器,如“蜻蜓眼”琉璃珠,一般认为是从西亚输入的,因为当时在西亚以及欧洲地中海沿岸也大量流行这种珠子,但是这种蟠虺纹环的造型是中国特有的,因此这件琉璃环应该是中国本土的产物,代表了当时玻璃器生产的最高水平。

 

之一

之二

  4、鸡血玛瑙环(一对)

  战国晚期玛瑙佩饰

  湖北省荆州市天星观墓地出土。

  均为直径5.5、孔径2.9厘米。

  玛瑙质,有白色及鸡血红两种颜色。内缘较厚,外缘较薄,呈刃状。抛光较亮。有断裂痕。

  《赏析》:这种内厚外薄的玛瑙环,是与带钩组合使用的束带用具,流行于战国时期,也称“带环”。带环一侧拴系腰带,对应的另一侧扣入带钩的带首,达到束带的目的。鸡血玛瑙是玛瑙中比较珍贵的品种,红色部分似流动的鸡血,出土也比较少。

正面

背面

  5、蟠虺纹玉璜

  战国早期礼仪用玉

  湖北省荆州市熊家冢墓地出土。

  长16.1、宽2.9、厚0.4厘米。

  玉质黄绿色,不透明,受沁严重,变成灰白色。扁平体,扇形。两侧雕刻出对称的扉棱,璜体左右两侧阴刻对称的蟠虺纹、交叉S形纹及网格纹。两面纹饰相同。有切割痕,顶端有一圆穿孔。

  《赏析》:玉璜上的切割痕明显是直片形锯切割的痕迹。古代解玉工具有两种,即直片形锯(条形锯)和线锯(拉丝锯)两种。前者像今天的锯条一样,切割时做水平往复运动,留下的痕迹是直线形的;线锯是像线绳一样的软质工具,在切割时做半圆形或弧形运动,留下的痕迹是细密的同心圆状弧形的。这件玉璜上留下来的切割痕迹非常直,说明琢玉工具在使用时稳定性相当好。

正面

背面

  6、透雕龙凤虺纹玉璜

  战国早期礼仪用玉

  湖北省荆州市熊家冢墓地出土。

  长13、宽7.2、厚0.6厘米。

  玉质青白色,半透明,有红褐、灰白色沁。扁平体,扇形。一端缺失约三分之一,断口被打磨光滑。璜体正中有一穿孔,图案以此为中轴左右对称展开,透雕凤、虺、龙等动物的轮廓。两凤相背而立,作展翅状;虺状如蛇,尾卷如钩;龙作回首状,躯体盘旋如8字形。

  《赏析》:这件玉璜有一端缺失,乍一看图案有些混乱,但如果懂得战国玉器构图原则,就很容易理解玉器图案。玉璜属于平衡佩带的玉器,所以纹饰图案结构一定是中轴对称式,也就是说中轴左右的纹饰是一样的。这件玉璜的中轴就是那个圆穿孔(供系绳佩带之用),尽管缺失的那部分永远无法复原了,但我们至少可以根据完整的部分在纸上把缺失的图案画出来。

 

  7、几何形云纹玉璜

  春秋晚期礼仪用玉

  湖北省荆州市秦家山墓地出土,现藏荆州博物馆。

  长6.5、宽1.8、厚0.4厘米。

  玉质青白色,半透明,夹黑色斑,边缘有糖色沁。扁平体,扇形。两端各有一穿孔。边缘有阴刻轮廓线,中间阴刻几何形云纹。两面纹饰相同。

  《赏析》:几何形云纹是指线条转折近直角形,有些像云雷纹。这种纹饰特征有秦式玉器风格,就是春秋晚期秦国玉器的特征,不但线条转折近直角形,而且雕刻草率,这或许是秦国制玉工艺落后的表现。这件玉璜也有可能是从秦国传来的。

  8、龙首形玛瑙璜

  战国早期礼仪用玉

  湖北省荆州市熊家冢墓地出土。

  长7.7、宽1、厚1厘米。

  玛瑙质,乳白色,半透明,有白斑。利用玛瑙料自然形态琢磨而成。呈半圆弧形。龙首仅具轮廓,吻部和角凸出,尾部较小。顶端有一圆穿孔。

  《赏析》:虽然中国人制作和使用玛瑙有5000多年历史,但直到战国和汉代,玛瑙器仍然是珠、管及小型佩饰,既无纹饰,也无容器。这是因为玛瑙虽然坚硬,硬度甚至高过和田玉,但缺乏韧性,它的抗压程度仅为和田玉的四十分之一,古人用原始工具无法进行深入的加工,只能制作一些简单的玛瑙佩饰。

(责任编辑:王博彦)

推荐关键字玉器荆楚赏析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