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正脉 摹写古今

2013-01-08 10:56:29 作者:吴锦川

  

  中国花鸟画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历代善画花卉的名家不可胜数。中国花鸟画的教学,历来具有一套体系完备而又灵活多变的学习图式规范,可以说,历代花鸟画家既是图式规范的创造者,也是图式规范的传承者,正是传承正脉和摹写古今的完美结合。因此,现代中国花鸟画教学必须采用“课徒”方式,通过先临摹后变革,先接受后理解,先专一能后兼多方的“以法致道”之途径来培养学生。

  中国花鸟画的技法分为“勾勒法”和“水墨法”,前者是以中锋勾勒的双钩画法,后者是以中、侧锋并用的水墨画法。双钩的画法,旨在以生动劲挺的中锋线条确定物象轮廓,在此基础上采用渲染填彩法来表现物象的质感和量感。在色彩的运用上往往是以淡彩为主,即以笔为骨,墨为肉,彩则增其韵味。双勾的画法,在以“粉饰大化,文明天下”之艺术伦理功能为主导的唐宋,被视为“院体正脉”,长期占据画坛的统治地位。随着元、明、清文人画逐渐一统天下,对中国花鸟画技法的认识,形成了花鸟画的“工笔”和“写意”的分类,将“工笔”应对于双钩填彩的画法,而将“写意”应对于水墨的画法,形成了所谓“工笔花鸟”、“写意花鸟”的专有名词。在水墨画法中,既有画得极粗放的,也有画得极工整的,如徐熙花鸟画传派及元代的墨花墨禽,便是工整水墨画的代表。故在双钩法和水墨法中,也都各自存在着工、写以及粗、细的风格变化,可见,以往以“工笔花鸟”、“写意花鸟”两分的提法,其失误之处便在于将风格混同于技法,以流易源,不但在逻辑上难以全面、明晰地阐述花鸟画的技法,而且容易在观念上导致水墨画法必须是写意的这样一种误解,从而也构成了当今花鸟画教学的误导。

  在近二十年的花鸟画教学中,我十分重视传统技法的传授,而且我以较大的篇幅、较多的内容涉及了宋元版本、明清图式和近现代花鸟画大家的中国四君子题材的教学。现结合本人平时的花鸟画教学实际,谈谈花鸟画教学的几点心得。

  首先是花鸟画的临摹。教学开始时要向学生介绍花鸟画的题材,并进行分类。因为中国画家喜爱表现自然界的花卉植物,因此花鸟画的题材十分广泛,可以是花鸟、虫鱼、翎毛,以至于农家蔬菜瓜果无不入画。技法上必须分类教学,以花卉法、蔬果法为主,翎毛法次之,兼以配景法介入教学。中国花鸟画历史悠久,历代名家辈出,技法日臻完美,师生共同赏读、临摹历代花鸟画名作。共同赏读以五代董源的《玉堂富贵》(传)、宋徽宗赵诘的《芦雁图》、宋代张舜咨的《鹰桧图》等作品,同时以宋代佚名作者所作的《出水芙蓉》、《百花图》以及宋代崔白的《寒雀图》、元代钱选的《花鸟图》和明代沈周、陈淳,清代恽南田的作品为临摹底本,让学生体会传统中国花鸟画笔墨技法的趣味,给学生指出勾勒、水墨的技法学习以正确的方向。临摹名作是学习花鸟画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既可以临摹名作的构图、造型,又可以学习用笔、用墨、用色来丰富自己。假如失去了临摹名作这一关,就失去了花鸟画教学的基础,会使花鸟画教学在根本上变得虚无,学生也就无所适从。同时,在花鸟画教学中必须强调用笔用墨。笔墨是中国画最大的特点,教学中教师需要示范如何用笔锋的“起、承、转、合”,何为中锋,何为侧锋,如何湿水,如何舔墨,如何墨分五色,以及如何掌握破墨法、破色法,还要在教学中提倡学生水墨表现的实验性。赵孟頫在绘画上倡导以书入画,花鸟教学技法尤须注重用线的书法味和墨色上的多变性,因而首重笔墨趣味。墨的浓淡,水分的多少,水多墨淡,水少墨浓,让学生在笔墨训练及临摹名作的实践中慢慢地去体会。

  其次是花鸟画的立意。中国花鸟画十分讲究意境美,因为意境美可以抒发画家的主观感受,表现一种潜在精神,或托物言志,或托物喻情。如画荷花,表达作者“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画竹子,体现“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的高风亮节;画梅花,表现“故山风雪深寒夜,只有梅花独自开”的清风傲骨;画菊花,以示“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的淡泊言志;画藤花蜜蜂,会感到“花气袭人知骤暖”的春意无限;画萝卜、白菜等蔬果会有“田家占气候,

  共说此年丰”的丰收喜悦;画螳螂、蚂蚱等草虫的跳跃,体会“田园将芜胡不归”的田园情趣;画游鱼蝴蝶,让人感受庄子“鱼乐我乐”、“庄周梦蝶”的怡然自乐。同时,强调学生要体验生活、注重写生。写生是中国花鸟画教学的“正脉”,是解决作品“从生活中来,到实践中去”的问题,是从观察生活中解决如何表现生活的问题,也是学习花鸟画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国画是有写生传统的,古人所谓“应物象形”就是面对实物的写生方法。历来有成就的花鸟画家都十分重视写生,宋代著名画家赵昌、易元吉就是至今传颂的写生高手,据说“赵画花,每晨露下时,绕栏谛玩,手中调色彩写之,自号写生赵昌;易机灵深敏,花鸟精长,尝于舍后疏凿池沼,间以花石丛花,疏篁折苇,多蓄水其间,每穴窗伺其动静游息之态,以恣笔墨之妙”。清代恽南田在没骨花鸟画上强调写生。他常“对花临写”,为花“留照”,为花“留影”,更称赏滕昌佑“于所居多种竹石杞菊,以资画趣,所作折枝花果,并拟诸生”,表示“余亦将灌花南田,玩乐苔草,抽毫研色,以吟春风,信造化之在我矣”,着重对自然的感受,由此独创“没骨花卉”画法而被尊为“写生正脉”。

  再则是教师的课堂示范教学。教师示范教学是较好的一种教学方式,因为艺术重视师生互动和笔法交流。我们看一些画家现场作画往往会得到许多启发,而且可以吸收他人长处为我所用,因此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能够看到教师示范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如画兰花,一笔短,二笔长,两笔交凤眼,三笔破凤眼;用笔中锋启、承,侧锋变化,中锋收笔;线条是钉头、鼠尾、螳螂肚;兰花根部像鲫鱼头等等。同时,教师是如何湿水、舔墨,如何调色、调墨,如何构图,如何出枝布叶,如何点染,如何大胆落笔,细心收拾,包括题款盖章等等。另外,及时批改学生的习作。耳提面命的教学示范和批改作业都能给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机会。有的学生作业本来是一盘散沙,支离破碎,一经教师的穿插组合就会气神贯通。在“随类赋彩”的花卉写生教学上,运用色彩极为丰富,画面层次清晰,如何将各种色彩,和谐、生动地组合在一起,以表现出色中之色、色外之色和无色之色。花鸟画教学中的“色中之色”是花鸟画重点技法,使色彩丰富而概括。每种花卉的一瓣一叶,其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较为分明。粗看,似为一色;细看则一色中有数色,在统一中求变化。在“色外之色”上,必须着重表现色与光的不同处,还表现出邻近物体的光泽影响。

  总之,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传承正脉、摹写古今”的花鸟画技法教学模式,主要是赵孟頫在倡导以书入画的同时号召复古,墨花墨禽的画法因而也更近于五代、北宋气势博大的全景式花鸟画,而异于南宋细谨精雅的边角式的折枝花鸟,这为今天花鸟画教学中折枝画技法提供教学依据。其二是单层次的率意水墨画法在梅兰竹菊的花鸟画题材领域继续扩张,为今天花鸟画教学技法全面兴起奠定了基础。明清则有沈周、陈淳、徐渭、恽南田、八大山人、石涛等,至清中期扬州画坛的郑燮、李方膺、汪士慎等和清末民初的海上画坛的吴昌硕、王一亭以及近现代的潘天寿、刘海粟、齐白石等,更掀起了当今学院花鸟画教学的洪流。

(责任编辑:刘炯)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