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的音乐感悟
2012-11-20 16:23:25
杨田盛
书法是立足于视觉的空间艺术,但恰恰是书法的线条的流动性与伸展性,使它具备了既是图像的(绘画式的),又是依节奏而展开的(音乐式的),本文以音乐中最关健的几个要素节奏、旋律、速度为基点,具体地分析书法中的音乐之体现。
一、书法中到底有多少音乐的要素,这些要素在书法中如何表现?
在音乐中节奏、节拍、速度与力度共同构成了音乐的骨架,它们对于音乐的表现,塑造音乐形象,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在书法中对节拍、节奏、速度、力度的理解只能从书法理论的对偶范畴中去找答案。音乐中节奏和力度是随意变化的,节拍和速度往往是固定的,程序的。在书法中,这几个方面都是随机的、自由的、丰富多变的。只能是多变而富于节奏感,它才是非机械的有生命的,也才能够形成中国书法艺术那永恒的活力和张力。
(一)节奏是音乐和书法所共有的最完美的体现
书法中的节奏更加靠近从音乐中独立出来的这种没有音调的无声的节奏,靠近节奏本身所具有的表现力。
音乐中节奏是『骨架』,有着重要的表现功能,节奏还是可以从音乐中独立出来的要素,对人的生理反应具有很强的激发力。谈节奏离不开节拍,如二拍子强调对比分明,宜于表现刚劲有力或欢快活泼的情绪,三拍子有动荡摇曳的特点,常用于舞蹈和表达不平静的心情。连续的切分和附点,短促的十六分音符,适宜表现跳跃、活泼、愉快的情绪,而较长的音值所构成的节奏,则更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平静,阴郁的情绪。在音乐美学中,把规律交替的节拍称为『韵文式节奏』,是否如书法中的楷隶?把自由散文板称为『散文式节奏』,是否如书法中的行草?
节奏也是一种组织性的力量,它的反复有整齐的美感,它的变化呈现出多样统一的风格,节奏的夸张可以有喜剧性的意味。
正如朱光潜所言『艺术反映自然,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书法的节奏是在造型艺术的浓淡、疏密、阴阳、向背相配称中去表现,音乐的节奏是在时间艺术的高低、长短、疾徐相呼应中体现。朱光潜认为节奏作为事物间异同联系的方式有三种情况:(一)同异相承续;(二)同异相错综;(三)同异相呼应。节奏的规律,大致包括在单一性、重复性、对应性(目的性)三者之中,节奏是事物异同性的某种统一,正如中国书法的黑白、中国诗词的平仄一样。
节奏的存在方式是时间,因而节奏在时间艺术(音乐)中就有其重要的意义。空间艺术也离不开节奏,但空间节奏是时间节奏的给予。因而书法的节奏在书写的过程中已凝固。如何把握好节奏,只能在书写的时候随着情绪,把握书写技巧、技能的同时去完成。
中国音乐和中国书法在以『线』为主的写意是相统一的。中国音乐很自然地采用横线型的织体思想和单线型的旋律进行,同样,中国书法是在运笔用墨的过程中显出生命的律动和韵味,中国音乐也是在乐音音色的处理和音列的起伏中显示出生命的律动和自身的韵味,因此对节奏的把握也应该从旋律线上去着手,去理解。不像西方音乐在立体和声上有过多的倾向。
总的来说节奏的表现形式是非常自由的,在书法中获得了更大的自由。
粗略地去看,节奏不外乎有两种表现形式,一则严格重复,一则变化重复。不断地重复,也是一种节奏,听诗人说,诗当写到不能再写时,就该复沓了。在书画里没有绝对雷同的线条,在数学里没有书画的线条,无雷同的点画是书法;书法里的严格重复,实际上是做不到的,只能是变化重复。具体地讲形状是书法的点画,点画的长短是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的,或者在变化的不同时间中可以完成,比如一个横画,可以用一拍、二拍、三拍、四拍,甚至更长或更短的时间去完成,这就是书法内部节奏的真正含义。因此点画中包含了节奏,节奏也体现在点画之中。不同节奏会写出不同的线条,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时间里可写出相同或不同的线条。
(二)毛笔就像一样乐器,在不同的人手中就会奏出完全不同的音乐来
在音乐中节拍的侧重点是强弱关系,当然也包括强弱之间相隔的时间长短,节奏与节拍的结合又会形成各种有特色的节拍,如探戈、华尔兹、摇滚等。在书法里形状又是点画的粗细,粗细又是在提按中完成的,按则粗,提则细,就象音乐的强弱一样,演奏时重则音强,轻则音弱,提按是强弱,强弱是节拍。有了强弱节拍,书法线条就有了粗细,在线条的粗细里我们好似感受到了音乐的音高,细线条如飘在上面的高音,粗线条如沉在下面的低音,因此书法点画的形状好似音乐中的音符,包含了音乐的节奏、强弱、高低。质感是音色的范畴,音色的范畴很难定量,不同的经历、积累、体悟、磨炼、感觉、情绪,不同的技能、技巧、天分等都是影响质感的要素。书法线条的质感,短期是难以完成的,靠时间、体悟、积累、磨炼,也就是对感觉、质感的开发,如对气息的把握控制等。在书法里力量感、速度感要靠不同的心理、生理以及方法,不同的材料(如不同的乐器,不同的唱法,奏法等),不同的笔墨纸,不同的帖系和碑系等去体悟。书法创作更是受这些因素的制约,如酒前酒后,高兴低落,环境天气的热冷,阴晴雨雪都有很大的影响。书法创作更需要独处,茶酒相伴,雨雪飘飘,临摹古帖,如对至尊,犹入无人之境。
(三)音乐的的速度与音乐所表达的情绪、情感有密切的关系,同一首音乐作品,如果使用不同的速度,就会有不同的音乐形象,它所表达的情绪、情感也会有很大的区别,甚至是天壤之别。简单地说,力度就是指『用力的程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弱。在这里我们要澄清两个不同的概念,力度并不等于力量。书写的速度和力度,就像歌唱家的音质一样直接决定着书法语言点画的质量。
二、书写的速度和歌唱的速度是那样的一致。但是迟速的辨证处理,不是平分秋色,而是有深一层的丰富内涵。
歌唱的速度里还有力度,力度直接影响音质的表现,点画的长短是时间,速度的快慢还是时间,笔与纸的摩擦、提按、轻重、浓淡都是力度。书法语言点画的质量直接来源于速度和力度的把握,怎样的线条好,就象歌唱家的音质一样重要。快与轻、快与重之间的关系,要看快与慢、轻与重是否是合理的。
书之快慢是由性格决定的,快慢有不同的情绪。『迟以取妍,速以取劲,先必能速,然后为迟;若素不能速,而专事迟则无神气,若专事速,又多失势,痛快与沉着,书之本也(姜夔语)。』『书有二法,一曰疾,一曰涩,得疾涩二法,书妙尽矣(蔡邕语)』。连续书写提高了速度,速度又是由笔涩决定的,笔分两面,翻笔又是一个润笔,这就是『带代燥方润』的道理。
书写中每一笔的结束是一下笔的开始,每一笔的开始又是上一笔的延续,字里、行里、篇里的起承转合,暗合了旋律的推进与解决。
清代康有为《广艺舟双辑》云:『行笔之法,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此己曲尽其妙。然以中郎为最精,其论贵疾势涩笔』。
『轻』与『重』也是相对的,指用笔轻重体现书家的个性,轻者使人生隽永超越之情,重者令人有沉着痛快之感。唐代虞世南《笔髓论》云:『轻重出于心,而妙用应乎手。』正像音乐里作曲家只能把心灵放在旋律里,要看演奏家是如何揣摸作曲家的用意,作曲给你心,演奏把心用于手,以手为心,奏出美妙无比的音乐。
书法的章法和音乐的织体一样,讲究疏密、余白。书法中的余白如音乐中的休止与和声的空疏与圆满,字中有空隙,行列中有空间,整幅作品有空白正如音乐中的有换气、段与段之间有停顿一样,表现出音乐与书法二者的高度的一致性,行与列中都讲究起承转合之变化,如旋律的推进与解决。如王铎的字紧密处如和声的密集排列,董其昌的开放、疏朗,如和声的开放排列。
三、在书法里形态是节奏,粗细是音高,质感是音色,空间是调与和声。
人们往往说一幅书法作品的头一个字为整幅作品定出了调子,定高、定低直接影响和暗示着后面的书体、风格基调、个性、变化等。这就像音乐里的『动机音型』直接关系着后面旋律的展开与推进。
还应注意到书法由单纯走向复杂,又从复杂走向单纯,这个变化还会不断地进行,好像旋律还要倚音的装饰趣味。倚音是一种过渡,一种连接,一种打破规整的办法,民间残纸也会改变节奏,整体性会变得粗犷,且有探索性,书法中的牵丝、映带与音乐中的倚音、波音、颤音异曲同工。在书法中,还应注意到旋律线的起伏和高潮的产生。在音乐中旋律线往往有平行进行、上行、下行、波浪式进行等,在旋律中讲求起承转合。在音乐中,高潮往往处于作品四分之三的位置,在书法中高潮的位置应在哪里呢?在一个字里的主笔是高潮,在一组字里有个显眼的字是高潮,在一幅作品里有一行视觉冲击力最强的可以视为高潮了。由此可见,只有毫无规范的思想,随意性更多,艺术作品的趣味则更强,好似山野之歌唱,不要作曲也不要伴奏,一任自然,成为经典。
(作者单位:甘肃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院)
(本文责编:吕书庆)
(责任编辑:彭亚琪)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