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边的陶瓷彩绘艺术
2012-11-06 18:58:47
提起彩陶艺术,我们常常总是想起中国黄河中上游的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的各种彩陶及其上面精妙绝伦的彩绘图形纹样。那些抽象或半抽象的人物、动物和几何图案,以其充满想象力的造型、精妙的构图组合令人叹为观止。它们是古代中国社会人文精神的视觉图腾,是当时生产与生活样式的诗意表达,也是我们常常引以为傲的最为重要的一份华夏艺术文化遗产。
然而,在地球的另外一边,在靠近欧亚大陆衔接处的地中海东海岸一侧,在古希腊文明的孕育下,那一带的陶瓷以及彩绘艺术也达到了非常高的艺术水准,它们和古希腊的绘画雕塑艺术一样,是古欧洲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这些陶瓷艺术品和中国东方的彩陶艺术相映成辉,代表着人类先古时期视觉艺术的最高发展。
在希腊雅典国家考古艺术博物馆,有着据说是从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后的最为齐全的当地古陶瓷收藏。在博物馆的古陶瓷收藏部中,笔者见到了几百件不同风格样式的陶制物品,从材质上看,其中有红陶、灰陶、黑陶,甚至还有白陶;从器物样式上分类,有瓶、罐、盆等等。这两点,和中国同时期的陶瓷发展很相近。
充溢着海洋热风的几何图纹
观赏古希腊的彩陶艺术品,一个不可避免的进程就是常常不由自主地将其和中国彩陶艺术做比较。
中国彩陶上的几何纹样以甘肃马家窑、马厂、半山的出土物件为最。其纹样图形的抽象性和多样性、结构的复杂性和严谨性令人惊叹——不管是不太讲规范的螺旋纹,还是各种网状的几何纹都是如此。然而,和中国的彩陶相比,古希腊陶瓷上的各种彩绘纹样,则显得更加自由,奔放,充满着感性的视觉表现张力。从色彩到图纹,各种陶瓷艺术品显示出设计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感受,人们从中不但可以读到闲适的优雅,也可以触觉到来自地中海海风带来的热情。
许多作品和中国彩陶的几何纹样一样,来自于对大自然形象的概括,但古希腊的纹样常常更接近自然,很多图形保持着来自大千世界的韵律和节奏,显得生气勃勃,魅力十足。特别是色彩的使用上,古希腊陶瓷大量地使用了带有咖啡色倾向的红色来进行图纹的描绘,它们和红色的陶瓷胎体,组成了浑然一体的视觉现象,令人感觉到热量十足。
在纹样结构的方面,古希腊的很多纹样采用了两方连续、四方连续等中国彩陶上也时常见到的样式。有一种可以经常见到的螺旋纹,通过连续的重复,向左右延伸。其他的还有以点或线的方式连续展开延伸的结构。令人注意的是各种以非规律的方式展开的结构组合样式,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是通过几何线分隔画面,再在其间自由地填充各种图形。
博物馆展示的公元5000年前后的各种陶瓷片,其中描绘的纹样片断显示了古希腊彩绘纹样的丰富多彩,它们是我们学习研究古代艺术的重要资源。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希腊和中国文化在这个领域很多且有趣的同异之处:一方面,中国和希腊在彩陶纹样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如各种的绳纹、网格纹、螺旋纹,包括图案结构等等;但在另一方面,两国的陶瓷纹样在气质、风格、素材、构图、色彩等方方面面也有一些很不一致的地方。这将期待我们进一步对它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随风飘逸的动植物纹样
轻松随性是古希腊陶瓷彩绘的另一个特点。
相对于中国彩陶上比较抽象的动植物图案,希腊陶瓷上的这类图案常常比较写实,尽管有时看上去更装饰、更平面化一点。如乌贼鱼画得十分写实,并不对称的爪子迎风摇曳,充满生活气息。运用爪子填满空间的布局看起来随意,但独具匠心——点状的海草穿插在线状的爪子间,弯曲的爪子充满着流动感,整个鱼的曲线和瓶的曲线造型互相呼应,使瓶子变得异常轻盈。其后面的另一个陶瓶上面的花卉图案也运用了相近的方法,线的疏密处理使整个构图更加富于变化。
各种彩陶上的绘线是流动而自由的,哪怕是几只小鸟,也是左盼右顾,生气勃勃,给人以视觉的愉悦和心理上的联想。在很多陶器的构图上,作者也给画面中的各种生命留有充分的伸展空间,使之能自由地呼吸和生长。崇尚自由而率性的表达,也许是古希腊彩绘一个通过比较而显示出的主要特征吧。相对而言,中国彩陶的动植物形象比较严谨,常常向三角形等抽象的几何图形靠拢。西安庙底沟的鱼纹、人形纹就是十分典型的例子。
值得注意的是,在早期、中期的古希腊彩陶上都有各种的人物彩绘图像,在造型和构图等方面有着可以找到较为清晰的发展、进步的脉络。并且,它们为以后的希腊绘画和雕塑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具有高超写实技巧的瓶画
和中国彩陶艺术的相比,古希腊的陶瓷有一种艺术样式在人物的写实方面超越了东方,这就是画瓶。
首先要指出的是,希腊的画瓶在样式和原来的红陶器皿有着很大的差别。它们常常体态高大,其功能多用于装饰,或祭奠用的物品,而非承载食物的日用器皿。有的画瓶竟高达近1.9米,色彩鲜艳,气度不凡,为绘制图形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如著名的底比隆(Dipylon)雅典纪念墓地高瓶。其次,其在造型和工艺等方面也有很多的变化,画瓶在制作上十分精细,瓶面光滑,色调以暖色调为主,特别是很多画瓶使用中黄色和黑色对比,非常强烈。在制作时间上,画瓶的主要创作时代大概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应该比各种彩陶晚了较长的时间。
画瓶的绘制图形十分写实,人物、车马的造型很概括,夸张有度。这使我们很容易地联想到希腊雕塑的造型风格。每个人物、骏马的骨骼肌肉结构都表达得十分精确,突出了内在的张力,这和希腊雕塑创作对人体的深刻理解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画瓶上人物的表达不但准确,而且非常概括,画起来可以说是张弛得当,游刃有余。通过强烈的色彩对比,人物等形象以平面化的方式表现,具有装饰性,很适合其特殊的用途。笔者在年轻时曾大量地临摹过画瓶上人物形象,自认为通过临摹,在对人物形体的理解、及概括表达方面受益匪浅。
画瓶的物象组合方法非常成熟,人物常常重复性地组合为一体,具有一定的运动感和节奏感(令人联想到后来达达主义的作品),突出地表现出了武士的强壮和力量方面的美感。构图以适合图形方法为主,通过连续性的图案纹样分割画面,然后填上各种写实的物象,并在视觉上给人物、车马留下了充分的伸展空间。所以,即使在完全平面化的瓶面上,人们依然可以感觉到画面空间具有一定的纵深感。
从早期象征性的彩陶文化,转变到写实性的画瓶艺术,就象中国的青铜文化盛衰的前后转变那样,其实反映出了当时古希腊社会文化的巨大变迁。由于篇幅限制,这里不便展开多加论述。和那些以维纳斯、拉奥孔、宙斯等令名的不朽名塑一样,古希腊陶瓷上彩绘艺术也是具有永恒价值的人类文化珍品。
(责任编辑:李娟)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