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传统理性 书写时代经典
2012-11-01 09:47:24
□ 刘 艺
我与宝权有过较长一段时间的交往,感情甚深,也算上忘年之交。现就宝权先生书法作品谈点个人的认识,以为共勉。
21世纪,是中华民族艺术复兴的新纪元。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奇葩的书法艺术,在当下已然进入到空前繁荣和迅猛发展的历史时期,这是由其自身所承载的厚重历史和深邃文化内涵所决定的。艺术是一个时代文明昌盛的标志,艺术的生息也脱离不开特定的历史和人文环境,时代需要“与时俱进”的艺术家,需要有创造精神的艺术精英,需要传统文化的承继者,需要繁星璀璨的星空。近30年来,我亲历了中国书法艺术由大众文化转向精英文化的发展过程,也欣慰地体会到精英文化对大众审美意识的引领和提升作用,以及对人们心灵和情感的抚慰与观照效应。
中国书法艺术,是视觉艺术,也是文化传统,更是民族精神的物化。理性地探究中国书法艺术的内涵和外延,显然需要在艺术本体、文化传承和精神内涵等诸多层面上展开,考虑一个艺术家的成就及其地位的客观标准也自然要以此作为参照系数。耳顺之年的宝权,先后在中国美术展览的最高殿堂中国美术馆和中国著名的学府清华大学举办了个人书法展,场面隆重,影响深远,这既是对他书法艺术探索成果的展现,也是他艺术心路历程和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
出于对宝权书法艺术实践的关注,我更看重展览之后学术界所发出的声音。我仔细地阅读了书法家、理论家和评论家们围绕宝权书法艺术所进行的研讨和撰写的评论文章,深为感慨。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一个艺术家的创作能够引起广泛的关注,说来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宝权的艺术精神、创作风格、人格魅力却有着极大的凝聚力、感染力和亲和力,所以他得到了业界同道们的青睐。这种认同度既不流于表面,也不是敷衍的取媚,而是切中肯綮的真知灼见,在学术上涉及到哲学、美学、艺术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等诸多学科范畴,具有深刻的学理性,对当代书法理论和书法批评的展开意义重大。
专家学者们将宝权的书法艺术架构在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体系内,追溯源流,品鉴当代,前瞻未来,梳理和分析他书法艺术的师法传承、精神内涵、个性风格和审美取向,褒掖有据,鞭辟入理。
宝权敏而好学,文质彬彬,淡泊守志,翰墨寄情。他的书法创作取法高古,诸体备赅,尤以章草见长,独步当代,迥异于时俗。这是诸多方家对他的一致认识。中国书法艺术强调书如其人,人品既高,字格必高,显然,他是符合这一规范的。取法高古,诸体备赅,是言其以篆隶筑基,兼融“二王”之妍美风韵、唐楷之规模法度,从而在篆书、章草、行楷书创作方面所彰显的古雅意蕴和精神风骨;尤以章草见长,独步当代,迥异于时俗,则言其书法艺术专擅之能,心无旁骛,精诚竭虑,方臻金声玉振之大境界。
中国书法艺术的嬗变,有着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脱离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母体,单纯以技论之,只能沦为末技。书法作品承载着创作主体的精神追求和情感内涵,“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宝权在审美取向上追求的是阳春白雪般的艺术格调,书作在表象上淡定冲虚、隽永劲健,端庄静穆,意态超迈,有士大夫伟岸高拔之气宇,具贤者高士御风吟诵之神采,他虽非释家之门徒,却别有驾一叶扁舟渡往彼岸之坚韧意志。
总而言之,宝权的书法具有鲜明的北派书风特征,以“碑学”一脉为宗,又不失“帖学”流派的神韵,雄浑沉着中蕴含高古冲淡,正如《诗品》所言:“返虚入浑,积健为雄。素出以默,妙机其微。”至于论及书法家的身世阅历,他自是有着非同一般的历练和眼界,这些因素想来对其书法艺术风格的形成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从创作者的主体身份到所处的文化氛围,他都与中国历史上的主流书法家们有着惊人的吻合之处,与“展览体制”下催生出的书法家们的思想意识和胸襟情怀则截然不同。如此,专家学者们将他的艺术作为当代中国书法发展的文本对象加以研究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书法是寂寞之道,真正的书法家当远离尘嚣羁绊,脱去铅华浮躁,宝权对书法艺术的执着探索精神,确实可敬可叹。他40余年耽于书翰,竟不以此显达于世,可见他不务虚名,心态极其沉实平和。书法艺术是他人生的另面展开,其间勃发着他生命的真气,昭示着他为人的凛然正气。因此,他的书法创作回归了传统理性,蕴含着正大气象,“在艺术的一边”可谓“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窥其章草的书写:淡定敦朴,全无俗气、霸气、媚气和躁气,却自有一番璞玉未琢之天然美质;其作品线条顺畅洞达,流动飘举,沉着爽快,一任天成,虽非尽美,尽善矣。他效法前贤,不随流俗,能发生于自家肺腑,渐次呈现出自家面目,更令时人刮目相待。上述诸端,俱为当代书法转型提供了新的思维空间和审美视角。
从书法家个体的创作成果着眼,从书法史和书法理论的高度进行梳理和思辩,扼其大要,弘其大义,这样的学术呈现方式是书法界提倡“书写经典”的根本表现,无形中也对书法家的艺术实践起到了激励和鞭策的作用。显然,有关宝权的系列学术研究活动是以此为初衷和主旨的,这样的研究活动伴随着他书法艺术的不断提升和精进还将继续。这是我们由衷的期待。
当代中国书法家群体如繁星满天,熠熠生辉,毋庸置疑宝权必是其中闪亮的一颗,他的书法艺术轨迹已然清晰可见。藉此机会,我冀望他的书法创作在新的时代语境下能够有更多的建树,在当代书法艺术星空中,发出更加亮丽动人的辉光。■
责任编辑:吴江涛
(责任编辑:彭亚琪)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