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工笔山水画中“线”的再认识
2012-10-22 09:34:17
盛寿永
工笔山水与写意山水中“线”的运用存在一定的差异,而明辨这一差异之前首先要分析工笔山水与写意山水的基本特征。
现存最早的山水画作品是隋朝画家展子虔所作的《游春图》,绢本设色,表现风光明媚的郊外景色。空间的表现的确称得上“远近山川,咫尺千里”。山的描绘,是用单线勾勒,淡赭打底,再填以石青、石绿,山脚用泥金在轮廓内复勾,产生金碧辉煌的装饰效果。学界普遍认为,这幅最早出现的山水画即是一幅工笔山水画作品,它在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工笔山水从创作程序上看,是以较细单线勾勒,少量皴擦,再以淡赭或花青草绿之类水色打底,再填以石青、石绿。工笔山水画中的线由此在作品中更加强调装饰性。中国画的线在作品中是平面的,它把画面分割成不同的“正负形”使中国工笔画更富有装饰性。因此,作为装饰性十足的工笔山水画,它的线在单纯中求变化,同时留出设色空间。以期达到线不碍色,色不湮线的效果。写意山水中“线”的基本特征则不同,写意山水的繁荣也晚于工笔山水画。宋代是它的第一个高峰。代表画家有李成、范宽等。写实性是这一时期的需要,从而大大促进丰富发展了笔法墨法。也就是产生了所谓各种皴法、墨法,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手段因此完善起来。
我在工笔山水画创作中建立起一种“线群组”观念。在传统中国画概念中“线”的使用,主要是在“此线”与“彼线”的关系中。单纯的使用单线对比不能完全表达刻画物象的需要。因此,我有意识地把单线变成“群组”线。以“群组”线为单位按不同的方向交错形成视觉层次感,在描绘山石树木等具有明确结构的物体时,为区别前后关系以及各种质感,使用不同走向的线条群。而且在疏密布置基础上使用这些线条群,以“群组”强化他们相互之间产生的对比互动,分割画面产生多变丰富的空白形,使画面更具装饰效果。
写意性与视觉肌理则根据不同物象选择表现手法,也是我在工笔山水画创作中的追求。
工笔山水虽具装饰性,但过分追求就显得单薄不耐看,因此中国画家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在工笔山水画里也追求写意性,写意性手法使作品简率、流畅、自由。视觉肌理是指在画面中实质上没有肌理因素,而是通过“点”、“线”的重叠体现出的视觉肌理效果。“线群组”由疏密不同的线条组成,因此它在画面中造成一个“灰面”,在画面中是一种独特的色彩因素,巧妙的运用会产生理想的画面效果,配合各“点”的使用便产生了视觉肌理效果。
在人类漫长的艺术活动中,中国绘画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独步艺坛,线的运用使其更具装饰性。哲学家黑格尔也论及中国画为首的东方艺术为装饰性艺术。前辈诸家在大量的艺术实践中对线的运用已经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峰,令后人景仰。不论是人物画的“十八描”,还是山水画的各类皴法,无不凝聚了先贤们的聪明智慧。时代向前发展,各种艺术思潮空前活跃,丰富广博的自然物象和新的艺术思想必将结出创作硕果。□
(责任编辑:彭亚琪)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