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彩的名义诠释对艺术的理解
2012-10-11 16:07:40
李梅
对水彩的理解,借用19世纪英国水彩画家与理论家拉斯金所说:“水彩在画家的处理下,水滴和它明快性质所形成的幻想与造化、溅泼的痕迹、凝结的色块以及斑斑的粒状虽然对于画面的表现没有什么意义,但由它偶然产生的梦境似的造化、清新的趣味、明丽的色调与松柔的感觉,是其他材料所没有的”。水彩以水为媒,以水载色,以水溶色,以水渍色,以水破色,色随水走,色跟笔动,最终达到画面水色交融的独特艺术韵味。
人类自古就有把水、色同各种材质的纸张相结合,来绘制和勾勒图画。如古埃及人以水调色在纸莎草纸上作画,以线勾形,以色晕染;又如帕加马国王欧墨尼斯二世,率先在羊皮纸上书写作画,并订成手抄典籍以便传颂;还有波斯人在羊皮纸上作细密画;中世纪的欧洲人在皮纸上画圣经的手抄本插图;直到当代,我们还在使用英国康颂水彩纸,等等。
水彩,一个水与色交融的生命体,这种交融近乎人世间爱意的表达与追逐,以至于很多画家常为那些笔过留痕感到或喜或忧。而我,则时常从中感到充满精神的力量。我一直认为,水彩的技法只是为体现一幅作品的需要而存在的,它并不绝对,甚至你在作画时完全可以忽略技法的存在。正如美国水彩画家麦尔·史泰宾所言:“绕开技巧细节,直抵水彩要素”,不要被那些纯技法的和琐碎的定式所束缚。优秀作品的真正意义,不在于你堆积了多少种技法,而在于你对水色发自内心的感悟和情怀流露,在于你对所描绘事物的独到释解和深度思想的画面呈现。我所理解的水彩,就像一条流淌着诗一般独具浪漫气质的小溪,轻快而幽雅,通透而亮丽。
对大多数艺术家而言,“艺术”一词容易说出口,但成就其内涵和章法却很难。艺术不是标签或简单言说之物,它需要以生活和自然万物作为土壤,以体验作为支撑的基础,创作者的灵感触角必须扎根于土壤,真正地吸纳和体悟艺术的滋味,而不是画出几张好画就算成功了的,它需要你一生的执着与坚守。如此,当我在纸上写下“以水彩的名义诠释艺术与生活的真谛”这行字时,内心立时满溢恬静和明朗。水彩在我心中的确是厚重的。我常会偷闲独坐在工作室的窗前,看落日余辉洒在墙上一幅幅水彩作品里,夕阳光色不断变换移动,那是一种画里画外互为晕染、涂抹和融通的视觉与心灵碰撞的体验,是水、色、光晕的流淌。即使我没作画,仍然能感受到这种犹如纸上水色淋漓和墨色渗化带给我的兴奋。这是一种面向生活而有心情的阅读和思想体验,即生活更艺术。艺术创作需要让心呆在生活的深层,甚至游离到艺术之外去返身审视和品味,不断的体味与思考是鼓励我们继续画下去的精神支撑,艺术的滋味就是那种对自然花草、山川河流和市井人文的从舒展、盛开、卷曲、枯萎再到重生过程的痛彻“理悟”。枯荣与轮回是潜藏在心底深处的生命脉动,它们时刻敦促我去感悟和知觉,这种感悟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体验过程。艺术创作状态也应该就是这种真实得近乎残酷的感觉,直到重生的到来。创作者对物象的“个人性”认识和“理悟”的画面表达,最终传达的应该是一种社会文化、人文精神和艺术使命。就艺术创作的心情体验而言,要常常自我提醒:作画应把握“娴静之心描素净,烦躁之情绘浮世”的境遇和尺度。把握好“心”与“情”而面向世间万物的描绘和体悟,才能成就“天人合一”的造化之作。艺术的涂画和记录,一开始可能会让人觉得只是一种心情的释放和情绪的宣泄,久了,你会豁然发现,那些林林总总的心情和思绪逐渐融化成一种内在的艺术思想。
水彩创作在取材内容和形式选择上,绝不能盲从和不尊重自己的内心,跟别人,不如跟随自己的内心,若跟随世俗和潮流随波逐流,必败。尊重并播下内心的思考,将自身的理解与思想赋予画中,这非常重要,实为赋予自己以责任和压力,也是为他人能更好地阅读你的艺术作品而负责。对应既定的远处的目标,抓住一点深入下去并发散开来,体验深入与跋涉的快乐,那么晕化开的就一定是你所念及的如花开一般灿烂的世界。正如我的自然景物和市井人文融合的水彩作品,像《老疙瘩》、《皤滩龙脉》、《百童盛世》、《坐看云起时》、《敦煌流韵系列》以及花卉系列等,我以“一花一世界,参花悟世间”作为主线,延伸与花有关的世间万象之象,让花草的生命律动和绚丽斑斓跃然纸上,再现我所理解的人的生命和精神世界。这种安详的状态,恰恰是艺术创作者在当下最需要关注的“纯净”状态。只有内心的纯净与安详,才能使艺术创作本身具有纯粹的目的,而不是为利益所驱。因为,艺术家坚持以自己的艺术方式诠释所思考的维度很重要,这是艺术创作与思考的轨迹,它应对于每一幅作品,都应赋予自己独特的体验之上的视觉着陆点,用心去体验创作的每一个细微环节和一寸一厘的过程。如此,一个人哪怕在养花、观花、品花、画花之感悟,都可以成为参悟世间人生哲理和生命价值的轨迹,以积极方式再现作为个体的你对艺术与生活的理解,以水彩艺术的名义诠释创造性的生活,给人类以艺术源自生活的启迪,加重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厚望,这才是艺术创作与艺术关怀的终极目的。
我喜欢美国现实主义水彩画家斯缔夫·汉克斯(Steve Hanks)的水彩作品,每次对之品读总会让我怦然心动,他的画中透露的是一股清风,是从内心深处激荡的、又幻化于外在的平淡表达,是赋予人文关怀的情感追溯。正像人们透过斯缔夫·汉克斯的作品,继而对他本人的心性能形成理解一样,我所感受到的,是他淡然平静的心绪和经历过人生起伏、彻悟人生真谛之后自然流露的人间真爱与画面表达。另外,德国画家丢勒的水彩风景画,在画面结构把握、透视感控制和诗性化特征呈现上,都堪称精彩,他对动植物绘画的关注点和细枝末节的精湛描绘所达到的境界,即使在当代也永远不会过时,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经常思考艺术创作审美意象的表达,一幅画可以具象或抽象,可以写实或夸张,可以传统或当代,但通过创作作品给予人的应该是这些外向之象的背后所具有的意象之精神领悟,让观者真正感受到的应是画中流露出的国家与民族、传统与当代、传承与创新的古今中外融会贯通的文化精神,哪怕画面仍然只是风景或静物的物象存在,但体现出的却应该是创作者心物神意的交融、以写达意、文化融通的艺术境界。偷得闲时画水彩,让每一簇化开的水色痕迹如同来龙去脉。那是一个人的心路历程,是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是一个人艺术行旅的思考状态。水彩画创作成了我承载一切记忆与发生的视觉艺术载体。我喜欢这种随性、亲近的,作为记录与传达人与自然接触而留下痕迹的方式。水破色而柔和,色顺水势而挺拔,情揉水色而亮丽。能用随性与自然的水色心情去装点画纸是快乐的事,借水彩诠释自己对艺术与人生的理解是幸福的事。□
(责任编辑:彭亚琪)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