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的追索 沉默的飞扬
2012-09-25 17:15:32
一直觉得,一个专心搞艺术的人,一定是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决心的人。而我所认识的陈文南,便是这样一个人。
宜兴这座古镇是紫玉金砂的艺术堆出来的,从事紫砂陶创作的人可谓是数不胜数,无论是先辈高人,还是后起之秀,都在紫砂这一泓流淌着文化的碧水中,翻涌出或大或小的波澜。而这些或大或小的波澜,没有一朵叫做陈文南,他的身影只是水面浅浅漾开的涟漪,从不跳出来,只愿在水的滋养中做沉默而永久的回荡。
才自精明志自高
陈文南很早就立志于艺术创作,在那个视艺术如草芥的时代,能坚守这样一份志趣是很不容易的。他是艺术专业出身,画得一手好素描,练就了良好的艺术气质和文化内涵,颇具扎实稳重的传统功底。早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的时候,他的艺术慧根就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当时的陈文南,一边学习造型理论知识,一边参加艺术实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由著名教授李葆年主持的航天部《飞天》壁画的创作中,具体负责壁画方面的制作,得到了很高的艺术评价。
这样的经历对于当时年纪尚轻的他来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是一个非常好的起步,并且能借此走上更加辉煌的艺术道路。可在陈文南的心里,最割舍不下的却是家乡的那一捧紫砂泥,那种质朴无华,却由骨到皮都透露着浑厚凝重气息的艺术精髓。记得曾有一位老师对他说过:你们宜兴的紫砂艺术你要用心对待,那可是一门不同的、比较特殊的造型艺术啊。因此,在后来的艺术实践中,这就成为了陈文南一直孜孜不倦追索的目标之一。他一定要弄明白老师所说的不同究竟是什么,这种特殊性究竟在哪里?可这需要艺术实践的积累以及理论上的理解。于是,他坚持、执着、努力,不断用行动与精神来迎合着这一艺术的召唤。
以壶为雕心为艺
陈文南不但精于壶艺,同样精于紫砂雕塑。他将雕塑的创作灵感以及工艺表现方式融合到紫砂壶艺之中。在陈文南心中,紫砂壶其实是一种微型的雕塑,两者相辅相成,以此达到兼容并蓄,合而为一的效果。因此在观赏陈文南的作品时,大多会有一种“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审美感官,集合了壶的浑朴凝练和雕塑的精致雅观,有着多元素的层次感、韵律感,以及多种视角和取向的审美表现。
根源传统再创新
坚持传统,坚持全手工制作,是陈文南一贯的创作主张。他认为紫砂艺术的精髓皆是由传统元素积累而成的,因而,对于传统的钻研与巩固就显得十分重要。《瓢款水平壶》就取自经典紫砂器型水平壶与石瓢,线条灵动而立体,块面清晰挺括,壶体饱满充实,将点、线、面的结合与运用处理的恰到好处。且能注意利用作为物质基础的紫砂的特殊材质,和特殊的泥片成型工艺,以此来更好的传达出作品独有的艺术语言。
但他同时主张“师古而不泥古”,对好的作品,好的做法,要融会贯通,概括提炼,取其真谛,有机组合,为自己的审美理想服务。没有思想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这样,才能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故他要求自己的每件作品都必须有个性、有思想、有新意,坚持真材实料,精工细作,即使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所喜爱的艺术负责。
紫砂是传统工艺,既是因为实用功能发展起来的,但也受到实用功能的制约。它有着强烈的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色彩,文化意义已经成为紫砂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这些都是陈文南在创作实践中,一点一滴揣摩出来的,并以此不断完善着自己的创作。他就像一个去发现宝藏的人,在沉默而持久的探寻中,挖掘着艺术最为真实的瑰丽。
(责任编辑:彭亚琪)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