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讲堂】凌利中:石涛背后的石乾
2012-09-20 15:25:22雅昌艺术网专稿
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副研究员、副主任 凌利中
石乾《山水图》册(二十开)的发现与石涛作品真伪研究
石涛门人石乾(字化九)之作品混入乃师名下,尤其是其所用名号、斋名与石涛时相混淆,更有甚者,乃师生前书画用印包括名号原印在内大都为其所用。这桩画史公案,近年来以为学界所关注,也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遗憾的是,目前能确定属于石乾本人的传世作品并不多,其书画风格之真实面目尚未得以更多的揭示,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此课题的继续深入。
《山水图》册(二十开)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晚晴江西知县狄学耕于光绪元年(公元1884年)获藏作跋之际,即视为石涛作品。解放后,该册归藏上海博物馆,经鉴定,定为石涛赝品,列入参考品。沉寂半世纪后,在我的复查中确认为石乾作品。此册煌煌二十幅,纸本设色,构图生动;每幅题诗一首,以楷为主,计达五百余字。用印除了石涛生前用印八方外,还有另外四方石乾自用印。此册可谓目前所见石乾作品中,内容最丰、资讯最富的一件。
从此册及确认石乾传世作品中,了解到他的特点:
一、 石乾所使用的款署,极易与石涛混淆,诸如“清湘石道人”、“清湘石子乾”、“一枝石乾耕心草堂”等。
二、 倘若将上述石乾作品归为石涛,大都会出现与石涛生平矛盾之处。
三、 石涛绘画的题材,与其师一样,于山水、人物、花卉无所不为,且书画亦兼擅行、楷、诸体。
四、 目前所见石乾作品中的用印,使用石涛生前用印达十四枚(除上已列八枚外,另有“根”“何可一日无此君”“钝”“学书”“藏之名山”“苦瓜和尚济书法”六枚),自备印六枚(“得一人知己无憾”“竹窗”“乾”“西方之民”“石乾印”“石乾化九”“化九”),共计二十余枚。
换言之,即可据此步步为营,由一而二、二而三,确认一件,意味着多一件标准器;这样可以不断揭示石乾书画风格,更好地剥离那些出自石乾手笔的石涛作品。
(责任编辑:陆晓凡)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