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京、广慈上海双个展:这个世界会好么?
2012-09-09 09:21:49雅昌艺术网华东站
向京、瞿广慈双个展上海当代艺术馆展览现场
向京、瞿广慈双个展“这个世界会好吗?”于2012年9月8日晚在上海当代艺术馆揭幕。展期从2012年9月9日至2012年10月17日。
上海当代艺术馆馆长龚明光表示:“上海当代艺术馆很荣幸与向京和瞿广慈两位当代雕塑艺术家合作,举办此次双个展。用艺术的语言对生命、艺术、过去、当下与未来提出体悟和质疑,希望藉此让观众思考内心潜在的问题。”
时隔三年半,向京、瞿广慈回到上海,在心仪的上海当代艺术馆举办双个展。展览所带来的感受就像剪掉一头长发的向京出现在大家面前一样,惊喜不断。
从上海到北京,从北京到上海,向京和瞿广慈穿梭在双城的时空中,用当代艺术家的眼光旁观浮世的繁华和荒诞,看那些美好的以及虚妄的,并向世人发出诘问:“这个世界会好吗?”
向京:杂技与动物喻处境
向京带来的作品可以简单地分类成杂技、动物两部分,其实所讲的都是一件事:处境。你可以把杂技当成拧巴的现实状态看,也可以将现实当作一场卖力的杂技表演。我们说杂技是模仿,是对人生太伤感的仿效,每一次表演都在与恐惧作战。打破常态的代价即是失去正常的人生,再用赢得的荣耀把人生努力修补到正常。周而复始,非人的训练,也不能确保永不失误。紧张的表演者对应紧张的观众,在这个处境中没有人轻松。
一束追光打在谁的身上,谁将成为掌声的赢家?抑或为嘘声四起埋单?当观者习惯于观看,也就义无反顾地加入了被凝视的行列。
大凡物种,最耐人寻味的总是处境。如果说杂技暗喻了人的社会属性,动物则表达了人性的自然属性。自然是一种宽广的存在,无论存在于视线的哪头,都首先强调一个适者自洽的态度。我们知道适者生存,那么把所有的不适都留给揣揣不安的局外者吧。
向京、瞿广慈双个展上海当代艺术馆展览现场 向京作品
我们观看动物,同时被更高的生物观看。但动物带给我们的不是使人紧张的观演关系,而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相濡以沫又彼此独立的依存。硬性的“我”被柔化了,以“我”为支点的视角变得不再重要。动物的眼睛不负责传达人的视觉经验,对人世间的悲悯和更宏观的宇宙情怀占据着动物的心,人的凝视总显得视角过窄,那么就放下好了。在这里,向京以更为可贵的非个人的立场,坚持着一个人的战斗。
瞿广慈:浮世繁华的“喜剧”面孔
瞿广慈带来的《鸟儿问答》和《大饭局》摹写浮华尘世的喜剧面孔。艺术家侧耳倾听,听那些非人非鸟的语言,将许多可以意会、不可言说的妙处具象化到一张张小胖脸上。
浮世繁华,越热的地方越显清冷。所以繁华可以理解为无限多的孤独个体因摩擦碰撞生成的袅袅热气。厚而粗砺的内心,冷而孤寂的外表,都不妨碍一个虚胖的人格摆出冷傲的姿势。无论在水泥的楼宇还是在青铜的树林里,姿势总是顶顶重要。放眼望去,人、鸟、树三位一体,或者叫合体,已经亲密得不分彼此。人格不能离开鸟身,鸟人不能离开树枝,这里没有飞翔的愿望,天空不属于浮世。瞿广慈的作品,冷静中流露出戏谑。
饭局带来的围观效应,鸟语带来的理解错位,讽世的意味十足,然而作者的着力点却并不在讽世上。行走于浮世中,视觉体验因观者的心境而转变,一如繁华街道与阴暗小巷交错编制成运送灵魂的网。客观地看,一切都很现实;更加客观地看,一切都很幻化。
向京、瞿广慈双个展上海当代艺术馆 展览现场
向人世间做一个悲悯的鬼脸,空白的天空中总是布满表情。
这是向京、瞿广慈的“浮世绘”,在集体意识淹没个体的当代,做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艺术家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向京、瞿广慈
“这个世界会好么?”
瞿广慈说,展览提出的这个命名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与很大的框架.努力的去作这些作品并不是说想要得到一个答案:“因为我觉得根本不可能有答案,其实就在每个人寻找的过程中发现这个答案、但是不管是好的时代、还是坏的时代时代是我们自己的造就的,哪怕是空隙中有一点点积极的因子、都是我们要努力抓住的,让它成为我们时代的一个交待,所以我希望这个展览是积极的心态去看待的展览”。
向京很感恩,她说人的一生中走了好多路,会发现在你碰到困难的时候会有很多的机缘与帮助和善待:“谢谢在人生中给予我们帮助的所有人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个世界会越来越好”。
“每一个艺术家该如何突破与创作,这对每一个创作者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因为每个人方式与成长的形态不一样,经历以及作品的形态印证了他一步步成长进步,突破自己的局限,类似于所有的创作者,艰难的时候人都是渴望在这样的局限中再努力一把,每个人都像在盖房子一样,慢慢去建构自己所要建构的隔局。背后是想要找到你活着的价值感,老天爷在给予才能的同时,实际上也赋予了你一种使命,我们不过是在完成这种使命”向京谈起自己的创作。
这个世界会不会好,其实不需要答案。好与坏既是迷惑人的客观表象,也是主观观看的自我麻痹。当一个提问自艺术家的口中问出来,实际上已经扰动了平凡世界的秩序,每个人的回答都会泄露了自身的处境。这就像量子物理中的测不准原理,当你试图获取答案时,你实际已经扰动了微观粒子的质量和位置,所以绝对真实永远是虚无之神所戴的一副表情严肃的面具。
“创作就如同一种表达,最终还是渴望一种分享与交流,在这个过程中的努力者收集并传递善意、做事情一直是我很坚持的观点”向京说。
(责任编辑:谢媛)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