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当代艺术的语言逻辑
2012-09-07 14:08:21
西方现代艺术的出现与西方社会的发展进程紧密相连。19世纪下半叶,西方社会进入资本主义发达阶段,现代工业文明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现代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目光从主观感知的世界延伸到主观无法感知的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新技术革命、社会结构的改变、摄影技术的日益成熟、世界范围内艺术的相互影响、西方哲学的发展、现实社会矛盾等因素,都促成了现代派美术的形成。从地中海沿岸发端,经过文艺复兴,再经历几百年不同国家的艺术进程的西方艺术,在进入20世纪后,出现了成为西方艺术主流的现代艺术。
从西方美术发展历程来看,现代艺术思潮是从印象派开始的。印象派的产生是西方艺术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印象派画家放弃了西方传统绘画所遵循的严谨造型规则,转向追求自然界丰富的、瞬间即逝的光和色的变化,而忽略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从西方美术史的发展来看,印象主义画家塞尚、高更和凡·高,开创了西方现代美术之先河。这是西方现代艺术在艺术语言上与印象派艺术存在的必然联系和逻辑关系。
西方现代艺术,一般意义上是指西方国家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现代美术流派,比如野兽主义、立体主义、达达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等美术流派。毕加索(西班牙,Pablo Picasso,1881 - 1973)1907年创作的《亚威农少女》(《Les Demoiselles d’Avignon》)在美术史上一直被视为传统美术与现代美术的分水岭。到20世纪下半叶,观念艺术、概念艺术等也成为西方当代艺术的流派。
西方现代艺术的诞生,是西方艺术经过几百年发展后产生的新的流派,它从诞生之初,就带有反传统的目的。传统的艺术目的是画家按照客观自然的世界,去再现客观自然的世界,而西方现代艺术强调的是艺术家内心世界对客观世界的感受。这种表现,体现在艺术家从客观的外部世界转向了艺术的内部和艺术本身。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的现代艺术就进入一个流派更迭的过程,而同时西方的“后现代艺术”(也称当代艺术)也出现在1960年代末期,这与西方工业社会的发展有关联。西方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步入后工业时代,于是艺术上产生了后现代艺术的说法。西方后现代艺术出现了大地艺术、装置艺术、身体艺术(行为艺术)等。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受西方后现代艺术思潮影响比较大。
而中国当代艺术,在艺术语言的逻辑关系上,显然是西方现代艺术的衍生。上文已经将西方现代艺术的传播和改革开放的关系,以及中国当代艺术家在艺术观念上对西方模版的模仿进行了分析。
中国当代艺术在学习与模仿西方的发展过程中,正在逐步摆脱着传统的思维模式,多样化的艺术格局日渐成形。概括起来看,中国当代艺术包含着对西方当代艺术的继承、批判和新的探索,形成了以借鉴西方现代主义为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追求西方后现代主义方式的观念艺术等多元互补、多元并存的状况。
本章是从艺术语言层面对中国当代艺术家与西方模版的对应关系做一个分析比照,从具体的图式中,找出中国当代艺术家与西方模版之间的语言逻辑关系。
(责任编辑:彭亚琪)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