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和风艺志》

2012-08-01 16:23:52 作者:刘继明

  

  认识潘力是在5年前,他送来自己刚出版的著作《浮世绘》,书中精美的图片和翔实的文字令我难忘。因为在此之前,没有人对日本美术做过如此精彩的解读。更为难得的是,他的文字很好,读起来没有学术著作的晦涩艰深,字里行间流露出一股灵动之气。我当时就希望他能就日本美术有新的著述。今天,他的新著《和风艺志—从明治维新到21世纪的日本美术》(以下简称《和风艺志》)终于如愿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关于日本美术,国内虽然曾出版和翻译过一些相关书籍,但基本上都是以20世纪初为限的古代简史或画家介绍,自明治维新以来的研究和介绍基本上是片段式的,对日本现当代美术的系统研究更几乎是空白。从这一点来看,《和风艺志》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研究日本美术的佳作。如果说,几年前的《浮世绘》是以传统美术为中心、以明治维新为终点;那么可以说,现在的《和风艺志》则以明治维新为起点,以当代视点为中心。就这一意义而言,《和风艺志》是《浮世绘》的姐妹篇,它完整呈现了自江户时代末期到21世纪前10年为止的日本美术的整体面貌,不仅有严谨的学术性,也有清新的可读性,是一本当今的中国读者了解和研究日本文化和美术无可替代的好书。

  《和风艺志》以全新的美术史研究和写作方法,将历史置于当代视点之中,以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为背景,以东西方文化的相遇和相互影响为主要线索,深入论述了传统继承和现代创造的主题。这既是日本文化三个世纪以来所经历的重大课题,也为我国当代美术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和风艺志》的导言以“2008横滨三年展”开题,以横滨开港、日本开国150年纪念为线索,引出全书的主题—继承与创造,全书的内容就是回溯这150年的历程,并在第九章中以对“2008横滨三年展”的全面、深入评述结束。这种手法打破了美术史论的写作规范,极具新意。今天,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日本曾经经历过的情况基本相似;如何吸收西方文化,如何继承民族传统,《和风艺志》为我们提供的资讯和思考具有宝贵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作为全书的铺垫,《和风艺志》在序章中首先对日本艺术独特的时空观—“间”进行研究,这在以往有关日本美术的理论著作中几乎是无人涉足的领域,也是一个既艰深晦涩又引人入胜的话题。作者通过对神道信仰、禅意空间、日式园林以及文学绘画等诸方面关系的探讨,深入浅出地论述了“间”这一独特的日本艺术时空观,他指出:“‘间’的关键在于营造出两者不可分离的空间,强调相对的两方面或两种力量的对应关系,通过‘间’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双方的力量。赋予虚无的空间以某种意味,这是日本人特有的思考方式……日本的造型观是基于两者之间的关系来构成作品,这是日本文化艺术的重要准则。”作者还通过对日本当代建筑家矶崎新的访谈,使这一方面的论述变得更加通俗易懂,也为中国读者理解日本美术和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和风艺志》的内容从整体上可以分为二战前和二战后两部分。由于我国以往的出版物对战前尤其是对日本明治维新前后的史实有过一些介绍,因此,这也成为全书最难写的部分。为了避免雷同并写出新意,作者用三个章节的篇幅,选择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和画家作深入研究:以透视法和摄影术的传入为切入点,展现了西方美术在日本的登陆;重点论述冈仓天心推进新日本画运动的过程,深入解读他的重要著作《东方的理想》;书中除了肯定黑田清辉对日本油画的贡献之外,也客观评价了他的历史局限。作者还介绍了以往国内读者知之不多的藤岛武二和青木繁两位油画家,着意提示了日本油画在起步之初就具有的民族意识;并将论述着眼于20世纪初的新兴美术潮流对于民族性的探索以及日本画和油画的现代转型;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旅日油画家藤田嗣治的研究。藤田嗣治借鉴浮世绘和日本画技法开创的东方式油画,在欧洲产生了广泛影响,他是真正具有世界意义的日本油画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日本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分水岭,也是继明治维新之后外来文化对日本的第二次大冲击。从第四章开始,《和风艺志》展开其主要篇章,表现在战后复兴的潮流中,前卫美术在废墟上重振旗鼓,“具体美术协会重视在物质和行为中的精神体验,努力探索具有日本文化特征、反映民族个性的表现形式,对后来的日本现代美术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并成为第一个被写入世界现代美术史的亚洲艺术运动”。对于战后日本画的研究,作者没有重蹈那几座名“山”(东山魁夷、平山郁夫、杉山宁、高山辰雄)的覆辙,而是着重探寻在传统与革新的抉择中的现代化轨迹,并对源远流长的“岩彩”作出深入的文化解读。作者还注意到“现代艺术所承载的现代主义是与对大众有影响力的通俗文化呈平行发展的态势”,通过对大众文化的代表艺术家栋方志功、手治虫、冈本太郎、横尾忠则的研究,梳理出战后日本大众艺术的清晰脉络。

  《和风艺志》的一大特点是将对战后日本美术的研究视点集中在现当代艺术上,其丰富的内容和系统的研究为我国以往出版物所罕见。以1970年代的“物派”为标志,日本现代美术开始受到国际上的广泛关注,“西方当代文化的形态与内涵都更多地为日本艺术家们所认识和接受,非意识形态化的艺术空间得以进一步开拓,国家历史、文化传统也逐步进入艺术家的视野,他们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自觉反省和对传统文化当代命运的思考,运用多种方式来表达个人的生命经验。”“在明治维新过去一个世纪之后,如何摆脱对欧美现代主义的追随和模仿、提倡日本式的现代观念,开始成为日本美术界关注的焦点。”从草间弥生、森村泰昌、杉本博司、荒木经惟到村上隆、奈良美智这几位享誉世界的艺术家,作者以多年来积累的第一手资料,向我们生动呈现出日本当代美术的整体景观。同时,新一代艺术家的出现和绘画、雕塑、影像等造型手法的回归,日本当代美术开始出现多样化的局面,并与设计、时装、建筑、音乐、漫画等领域发生日益密切的互动与整合;并通过“新潟大地艺术三年展”和“2008横滨三年展”,体现了日本当代艺术更多地与地域特色相结合、与自然环境共生并让艺术融入生活、让大众参与艺术活动以使当代艺术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推进力量的新形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和风艺志》还收入了作者自2000年以来对14位日本一线艺术家、评论家和策展人的访谈录,作为对不同时代美术现象论述的补充。其中不仅有中国美术界熟悉的高阶秀尔等老一辈理论家,还包括在国际上影响广泛的草间弥生、荒木经惟、杉本博司、奈良美智等艺术家;他们近年来虽然也为中国读者所熟悉,但他们独特的人生经历又始终充满神秘感。因此,通过作者与他们的零距离访谈,让读者能够直接阅读到他们的个人话语和艺术见解,不仅能加深对他们的了解,也能直接感知日本当代美术的现场,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亲近感,这在我国以往出版的外国美术著作中堪称前所未有。这些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对更多学者今后把握和研究日本美术具有重要的、深层次的参考意义。

  《和风艺志》的关键词是“传统”与“现代”,与此相对应的是“继承”与“创造”。该书以日本近现代美术的发展为基本线索,从大量庞杂的史实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和历史事件,将主题设定在“追求日本的民族性”上,以个案研究的方式,突出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东西方文化冲突或文化融合的话题。基于这一思路,《和风艺志》准确把握住日本美术现代化历程中的三个关键时间点—明治维新前后、20世纪初期和20世纪70年代。不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这种思路均超越了我国美术界以往对日本美术的研究。可以说,《和风艺志》继本书作者的《浮世绘》之后再次填补了我国美术理论界研究日本美术的空白。

  本书的作者潘力曾留学于东京艺术大学,长年来一直关注和研究日本现当代美术,收集了许多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回国工作后,他每年都利用各种机会去日本一两次,多方收集日本美术的最新资料,这为他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丰富的图片资料也是《和风艺志》的一大亮点:全书380余幅作品图片大多是来自日本各美术馆和博物馆的第一手资料;尤其是现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或由艺术家本人直接提供,或由亲属和画廊提供,作者为此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此外,作者在该书撰写过程中还得到留学时代的老师和同学以及多位日本学者的帮助和指导,这也使得他的研究成果有了可靠的依据。

  有理由相信,《和风艺志》将为我们更准确更详细地了解日本文化和美术的面貌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正如书中写到的那样:“日本文化所具有的多元性与复合性是由日本民族心理意识深处的多元价值共存观念所决定的。从历史上看,当他们面对来自外部世界新的文化形态时,总是体现出宽容并存的心态,总是根据自身需要有选择地吸收消化。正是这种开放型的多维价值意识使日本文化模式始终处于动态之中,使外来文化如水银泻地般地融入日本文化的主体。从明治维新到21世纪,日本美术尽管从形式上发生了许多的复杂变化,但真正有意义的却是在变化中存在着不变的根源,这正是我们思索日本美术的本土精神的价值所在。”

(责任编辑:黄金)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