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需要应变—于欣龙访谈
2012-07-18 16:36:27
采访/本刊记者
Interview by Staff Reporter
中=中国摄影 于=于欣龙
中:你怎么开始从事商业摄影的?
于:2005年从中央美院摄影系毕业之后开始尝试着做商业摄影,但是不是系统化的,毕业之前也在一些摄影公司实习过,直到2006年5月,进入dmd摄影公司才算正式开始了从事职业的商业摄影。
中:商业摄影做了几年了?你是美院摄影系毕业的,以前学校学到的和真正的实战有什么不同?
于:2006年到现在六年了吧。在学校里学到的更多是关于摄影这个系统的理论知识,结合了一定的实践,但是也是仅限于学校范围内很有限,并且相对零散的商业摄影实践,但这并不代表学校的学习用处不大,反而学校的系统学习让我掌握了关于摄影最根本的那些基础,这些基础为之后的商业摄影道路铺平了道路,其中在商业摄影中体现最明显的是用光,质感表现,构图,整体美感的把握,色彩色调的调控。
实战中最大的问题是应变,除非你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商业环境中,每天做重复的工作,拍着一沉不变的照片,不然就得面对一个接一个的挑战,产品的变化,材质的变化,客户要求的变化都需要以最快的方式来应对。
中:后来怎么开始主攻静物摄影的(这个静物摄影的名字可能不准确)?是自己的兴趣出发还是从商业摄影的市场环境以及竞争的角度考虑?
于:在学校的时候就很喜欢拍静物,各种小物件、产品,其他系同学老师做的装置,都是很好的拍摄和练习的素材,毕业之后自然也走上了这条道路,静物产品拍摄相对拍人来说是枯燥而需要很强的技术性的,也是很多人接触摄影之后直接pass的项目,对于当时的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来说,这在圈内也算是一个很好的立足点。
中:你的一些静物摄影的创意很独特,是自己的想法还是客户的?
于:都有,更多是自己的想法跟客户的要求结合的产物,没有达到客户的要求是不合格的作品,没有自己的想法拍出来的东西也是没意思的。
中:你的拍摄的创意积累,平时是从哪里来的?商业摄影在创意上是不断消耗自己知识储备的过程,怎么时时更新自己的创意灵感而不是重复自己?
于:看一些国外的作品吧,尽可能地融会贯通而不是去抄袭。拍摄创意的静物确实需要多积累,积累想法,积累用光拍摄的手法,包括积累道具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
中:有的人很有想法,但是在技术上自己没能力充分表现自己的创意,你怎么看待商业摄影中想法与拍摄技艺的关系?(有的人是一切都依赖于后期修图)
于: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有想法的人去找有技术能力的人来完成这么一个作品,团队的合作是从学习摄影开始就被老师们强调的,在现在的商业摄影体系中,没有一个完整的团队,是很难完成一个大的项目或者是一组满意的作品的。
中:目前为止,你自己最满意的一两组作品,能否给读者谈谈拍摄背后的事情?(包括想法,用光,以及其他的什么好玩的事情都可以,这个问题的提问,不同于前几个的泛泛而谈,想让你具体谈一两个案例)
于:至今没有什么很满意的作品,这个问题能不谈吗?呵呵。
中:你对商业摄影怎么看(你认为商业摄影的本质是什么)?
于:商业摄影就是用摄影师自己的方式来完成客户的需求。
中:你怎么看待和处理和商业客户的关系?
于:客户的要求是第一位的,摄影师所需要做的是要么满足客户的要求,要么让客户改变要求,然后再来满足,其中的方式就需要长期的磨炼了,并且摄影师的身边需要一名出色的制片来配合工作,主要是应对客户那边和协调各方面的工作,这对摄影师专心创作是很有帮助的。
中:你认为商业摄影这种需要受制于客户要求的摄影创作,能体现出一个摄影师的风格和气质吗?
于:摄影师的风格,在作品的气质中是有体现的,即使是受制于客户的要求。但是从用光,拍摄角度,甚至是使用的焦段这些点点滴滴里面都能反映出来。
(责任编辑:扈淑莹)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