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2012-07-10 10:02:13 作者:颜真卿

  予罢秩醴泉,特诣京洛,访金吾长史张公旭,请师笔法。长史于时在裴儆宅憩止,已一年矣。众师张公求笔法,或有得者,皆曰神妙。仆顷在长安二年,师事张公,竟不蒙传授,使知是道也。人或问笔法者,张公皆大笑,而对之便草书,或三纸或五纸,皆乘兴而散,竟不复有得其言者。予自再游洛下,相见眷然不替。仆因问裴儆:“足下师张长史,有何所得?”曰:“但得书绢素屏数本。亦尝论请笔法,惟言倍加工学临写,书法当自悟耳。”

  

  书学释解与分析:

  颜真卿拜访张旭,请教于笔法。当时许多人都求教于张旭,有的学书者心有所悟,称张旭笔法为神妙。还有人向他问笔法,他便书写草书三五张,均乘兴而作,不用言语告知。于是,颜真卿便问其弟子裴儆,他说只得到张旭数本墨迹,并告诉他只有努力临习前人书法,书艺当自悟。

  原文:

  仆自停裴家月馀日,因与裴儆从长史言话散,却回向长史请曰:“即承九丈奖诱,日月滋深,夙夜工勤,溺于翰墨,虽四远流扬,自未为稳;倘得闻笔法要诀,则终为师学,以冀至于能妙,岂任感戴之诚也。”长史良久不言,乃左右盼视,拂然而起。仆乃从行归东竹林院小堂,张公乃当堂踞床而坐,命仆居于小榻,乃曰:“笔法玄微,难妄传授。非志士高人,讵可与言要妙也。书之求能,且攻真草。今以授之,可须思妙。”

  

  书学释解与分析:

  颜真卿求教于张旭笔法,张旭告诉他:“笔法玄微,难妄传授。非志士高人,讵可与言要妙也。书之求能,且攻真草。今以授之,可须思妙。”使颜真卿大有所悟,明了了笔法技艺在真书草书中是极具微妙变化的。

  原文:

  乃曰:“夫平谓横,子知之乎?”仆思以对曰:“尝闻长史九丈令每为一平画,皆须纵横有象。此岂非其谓乎?”长史乃笑曰:“然。”

  又曰:“夫直谓纵,子知之乎?”曰:“岂不谓直者必纵之不令邪曲之谓乎?”长史曰:“然。”

  又曰:“均谓间,子知之乎?”曰:“尝蒙示以间不容发之谓乎?”长史日:“然。”

  又曰:“密谓际,子知之乎?”曰:“岂不谓筑锋下笔,皆令宛成,不令其疏之谓乎?”长史曰:“然。”

  又曰:“锋谓末,子知之乎?”曰:“岂不谓末以成画,使其锋健之谓乎?”长史曰:“然。”

  又曰:“力谓骨体,子知之乎?”曰:“岂不谓趯笔则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之谓乎?”长史曰:“然。”

  雄媚:雄健媚好。

  又曰:“转轻谓屈折,子知之乎?”曰:“岂不谓钩笔转角,折锋轻过,亦谓转角为暗过之谓乎?”长史曰:“然。”

  又曰:“决谓牵掣,子知之乎?”曰:“岂不谓为牵为掣,决意挫锋,使不怯滞,令险峻而成,以谓之决乎?”长史日:“然。”

  又曰:“补谓不足,子知之乎?”曰:“岂不谓结构点画或有失趣者,则以别点画旁救之谓乎?”长史曰:“然。”

  又曰:“损谓有馀,子知之乎?”曰:“岂不谓趣长笔短,常使意气有馀,点画若不足之谓乎?”曰:“然。”

  又曰:“巧谓布置,子知之乎?”曰:“岂不谓欲书先预想字形布置,令其平稳,或意外字体,令有异势,是谓之巧乎?”曰:“然。”

  又曰:“称谓大小,子知之乎?”曰:“岂不谓大字促之令小,小字展之使大,兼令茂密,所以为称乎?”长史曰:“然。子言颇皆近之矣。夫书道之妙,焕乎其有旨焉。字外之奇,言所不能尽。世之学者,宗二王,元常逸迹,曾不睥睨,笔法之妙,遂尔雷同。献之谓之古肥,旭谓之今瘦。古今既殊,肥瘦颇反,如自省览,有异众说。芝、钟巧趣,精细殆同,始自机神。肥瘦古今,岂易致意。真迹虽少,可得而推。逸少至于学钟,势巧形密;及其独运,意疏字缓。譬犹楚音习夏,不能无楚。过言不悒,未为笃论。又子敬之不逮逸少,犹逸少之不逮元常;学子敬者画虎也,学元常者画龙也。予虽不习,久得其道,不习而言,心慕之欤。倘有均思,思盈半矣。子其勉之。工精勤悉,自当妙矣。”

  书学释解与分析:

  在请教基本笔法之后,张旭告知颜真卿说:“夫书道之妙,焕乎其有旨焉。字外之奇,言所不能尽。”书法之玄妙,在于字外功夫,字外之功,是言语不能尽的。“世之学者,宗二王,元常逸迹,曾不睥睨,笔法之妙,遂尔雷同。”指出一些学书之人,以二王为宗,也只是学到外在形式,而没有真正抓住其神采。“献之谓之古肥,旭谓之今瘦。古今既殊,肥瘦颇反,如自省览,有异众说。”张旭指出他与王献之的不同,众人说法不一。“芝、钟巧趣,精细殆同,始自机神。肥瘦古今,岂易致意。真迹虽少,可得而推。逸少至于学钟,势巧形密;及其独运,意疏字缓。譬犹楚音习夏,不能无楚。过言不悒,未为笃论。又子敬之不逮逸少,犹逸少之不逮元常;学子敬者画虎也,学元常者画龙也。”至于张芝、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字法笔法也都有特色,风格鲜明。并告知颜真卿他的学书方法是“予虽不习,久得其道,不习而言,心慕之欤。倘有均思,思盈半矣。子其勉之。工精勤悉,自当妙矣。”可见,对于学书者来讲,体悟得道,心摹手追最为重要。

  原文:

  颜真卿前请曰:“幸蒙长史传授笔法,敢问工书之妙,何得齐于古人?”张公曰:“妙在执笔,令得圆转,勿使拘挛。其次识法,谓口传手授之诀,勿使无度,所谓笔法也。其次在于布置,不慢不越,巧使合宜。其次纸笔精佳。其次变通适怀,纵舍掣夺,咸有规矩。五者备矣,然后能齐于古人。”

  “敢问执笔之理,可得闻乎?”长史曰:“予传授笔法,得之于老舅彦远,曰:‘吾昔日学书,虽功深,奈何迹不至殊妙。后闻于褚河南曰:用笔当须如印印泥。思而不悟,后于江岛遇见沙平地净,令人意悦欲书。乃偶以利锋画而书之,其劲险之状,明利媚好。自兹乃悟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当其用笔,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功成之极矣。真草用笔,悉如画沙,点画净媚,则其道至矣。如此则其迹可久,自然齐于古人。但思此理,以专想工用,故其点画不得妄动。子其书绅。’”予遂铭谢,逡巡再拜而退。自此得攻书之妙,于兹五年,真草自知可成矣。

  书学释解与分析:

  颜真卿问及张旭,何以能够到达古人之技艺,张旭说:“妙在执笔,令得圆转,勿使拘挛。其次识法,谓口传手授之诀,勿使无度,所谓笔法也。其次在于布置,不慢不越,巧使合宜。其次纸笔精佳。其次变通适怀,纵舍掣夺,咸有规矩。五者备矣,然后能齐于古人。”指出执笔、识法、布置、纸笔精佳、变通适怀,五者兼备,才能达到。其中执笔最为重要,只有“当其用笔,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功成之极矣。真草用笔,悉如画沙,点画净媚,则其道至矣”。显然,张旭的书学观点,对于颜真卿及学书者都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责任编辑:扈淑莹)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