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来佛斩
2012-07-04 09:33:35
禅是生命的减法,且是彻底的减法,因为佛性本具,不假外求,而生命之所以颠倒,正由于众生心外求法,遂使生命在二元分割的世界里追逐攀缘,而要斩断此攀缘。乃不能只如世法所言般破邪显正,更得正邪齐扫,才能真正契于一如。所以达磨见梁武帝,武帝以“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相询,达磨却直接回以“并无功德”一语,武帝不解,再问何谓“圣谛第一义”,达磨再以“廓然无圣”回应。毕竟有圣就有凡,在对待的世界里是不可能求得究竟的解脱,只有“两端俱坐断”,才能“一剑倚天寒”。
超凡入圣是宗教本分事,禅也一样,但正由于凡情易遣,圣境难舍,禅门公案中乃多呵佛骂祖之举,而在“魔来魔斩,佛来佛斩”两端俱坐断之外,往往还特别标举“逢佛杀佛,逢祖杀祖”,以此,《临济录》中就有这样的一段话:
道流!尔欲得如法见解,但莫受人惑。向里向外,逢着便杀。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逢罗汉杀罗汉,逢父母杀父母,逢亲眷杀亲眷,始得解脱。不与物拘。透脱自在。
临济这一“杀”,是“破”,是“不执”。唐代有大居士—一家坐脱立亡的庞蕴也说:“护生须是杀,杀尽始安居。”以此,祖师为破圣执,乃常举“佛之一字,吾不喜闻”,何况经典!经固为佛金口所宣,毕竟仍在有形有相的文字中转,可世人却总在此寻文求义,终致头上安头。为破此障,梁时傅大士就留下了这样的一段故事:
梁武帝请讲《金刚经》。士才升座。以尺挥按一下,便下座。帝愕然。圣师曰:“陛下还会么?”帝日:“不会。”圣师曰:“大士讲经竟。”
《金刚经》是佛家谈般若的重要经典,讲的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但世人解《金刚经》却总不厌其烦,恰与经中所示背反,而傅大士则以行仪直示经中境界,乃成一段佳话。
可惜,佳话归佳话,真能如此彻底破执著者,毕竟为少数。所谓“百无禁忌”,其实是真正大悟者才得的风光。也如此,梁楷所画《六祖撕经图》,六祖形象才非一般印象中的樵夫,而是杀活自在的行者。
梁楷的禅画具有最典型的禅艺术特质,笔法简捷,画中人物都有着鲜明的生命风光。而相较于《泼墨仙人图》的无修无整,《布袋图》的畅然随缘,《李白醉吟图》的一朝风月,《六祖撕经图》所显示的,则比较是修行的锻炼、示法的拈提,呈现禅师的作略,笔触顿挫转折也更有力。
梁楷能从不同面向凸显禅家生命风光,他在同为标举“只破不立”的另一幅六祖主题作品中,就显现了不同的处理。相较于《六祖撕经图》中的不羁形象,《六祖破竹图》中的六祖则回归为樵夫的角色,此图是从生活直接拈提,意在执著之解,若能从本源入手,即能如破竹般,一路消解。而从破竹此日常事着墨,就有“运水搬柴,无非大道”之意,画风自须平实贴近,因此在造型之外,笔法也不似《撕经图》般凌厉。
凌厉不得不然,以此方可扫圣,云门文偃在此有知名的禅语:
问:“如何是佛?”
师日:“干屎橛。”
橛是薄竹片,唐时纸仍昂贵,庶民乃削薄竹片在大解后揩净。至晚间再沐浴洗身,此竹片即谓之屎橛,置久而干之,臭更不可闻。云门以干屎橛说佛,正乃臭不可闻之谓,而以实物举之,以天下之至卑破天下之至尊,就有着禅直取生命境界的机锋。
神圣之破,总易于对人而难于对己,宗教间的相互贬抑即是一例。但禅不然,他杀佛杀祖,正认识到只有从己身下手才能彻底。而相对于云门干屎橛之答,现代艺术就有着这种禅所不许的误区。
许多人说杜尚受禅之影响,的确,杜尚对传统艺术观念之破,确是一种解放。可惜的是,近百年来,多少现代艺术家却又将杜尚之作神圣化,津津乐道他的作为,恨不能从各种角度将之作圣义解,结果是破了传统,却让杜尚或现代艺术变成了另一个神圣,反倒是杜尚本人,创作之后悠游人生,多少还体现了一定的禅意。而在禅门,自云门以干屎橛答问后,后世禅子则早将此公案放下,顶多只在禅门行仪中提及,毕竟,干屎橛是云门之事,与你何干?
破,是不执,不一定有严厉的外相,只是《六祖撕经图》取的是南禅精神。撕经在禅家多有,但在六祖意义更不同,他听人诵《金刚经》有省。于是安置老母,往黄梅五祖弘忍处求道,弘忍印可他后。以《金刚经》付嘱,所以他表相上还有所依之经典,只是此依,必然是“应无所住”。
无所住其实才是最终的破,因为连破都已不执。六祖的真身现仍在广东韶关的南华寺,形貌如生,是在温厚中显其智慧的行者。而梁楷的六祖则从六祖一脉发展而出的南禅立言,从六祖的再传弟子马祖道一之后,黄檗希运、南泉普愿、临济义玄以降,宗风愈见严厉,虽缘于我执难除、法执难破,不得不然,但也因此成为禅宗最突出的形相,所以梁楷如此画之。
禅举“只破不立”,正因由此乃得“照破山河万朵”。但谈“破”,若不能从无住入手,乍看之,就分不清后世狂禅与真实行者之间的分别了。
(摘自《禅》)
(责任编辑:刘炯)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