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郑林:学术是商业价值的基础
2012-07-04 07:59:50《京华时报》
郑林。王苡萱摄
6月9日,唐人当代艺术中心代理艺术家颜磊的作品《有限的艺术项目》在卡塞尔文献展展出。唐人当代艺术中心负责人郑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画廊致力于学术目标,因为在他看来现在学术定位将成为未来商业价值的重要参考。
市场无法判断艺术家
唐人当代艺术中心代理的艺术家并不是目前市场大热门。而对于1997年在曼谷,2000年在香港就开办中国当代艺术画廊的郑林来说,这样的选择必然有他的独到之处。
郑林认为,真正好的画廊不会被市场控制,艺术品的价值更多是体现在艺术家本身的创造力和观念性,郑林更看重的是否具有学术价值。尽管这样不为商业屈服的画廊会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但是郑林认为这都是值得的:“画廊的价值观不是短期建立起来的,它一定需要付出很长时间的代价。现在藏家的想法也慢慢在转变,也不是完全仅看重投资。”
建议投资学术性作品
郑林把当代的艺术家从50后到80后分为了四个时代。郑林指出,目前70后基本占据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话语权,80后则是最有潜力的群体,“我很关注80后的作品,他们的表达方式更加新颖,思维观念更富创造性。用什么材料创作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作品的实验性、思想性。”
郑林强调,对艺术的理解要具有长远的眼光。他分析:“以目前市场上比较活跃的艺术家为例,购买是在投资当年的学术,现在的商业,当然被‘敲竹杠’,为何不转换思路收藏现在的学术等于投资未来的商业,不是更有发展潜力吗?”郑林始终坚信,现在学术定位将成为未来商业价值的重要参考。
长远眼光需乐观心态
郑林为了推广他代理的艺术家,一般会通过三种方式:画廊展览、国内外博览会以及国际美术馆的大型展览。据郑林透露,展览成本非常高。小型展览大概50万,而一些大的项目支出一二百万都是很正常的事,平均每年至少上千万的投入。
在金融危机并没有完全结束的情况下,如此巨大的投入对于只靠经营画廊为职业的郑林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尽管如此,郑林也对此保持乐观态度,“当年非典的时候,在曼谷,中国人的作品看都没人敢看,他们害怕画作上也带着非典病毒。那样的艰辛不也照样挨过来了吗?全球经济情况虽然比非典更加严重,但是我相信目前政府大力推广文化产业,艺术市场也迟早会随之重新崛起。”
郑林补充道,真正的业内人士都有自己的判断,如果平衡学术与市场的关系,并且保持长远的眼光和坚定的信念,艺术市场不会死,而会越走越好。
(责任编辑:孟玉芳)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