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书法
2012-06-29 14:00:04
一
书法与写字是一回事吗?是,也不是。书法可以作为法书,是范式,是写字之化境。写字是实用为主,顺带求美感,可以没有个性表现。书法是特定时代特定规范下的产物,写字则与文字同时并生,它难说有什么规范,端正可识是根本义。所以说,书法与写字是一又是二。
二
书法是小道,玩神了也通大道。历代书论浩如烟海,其妙者云里雾里,与哲学、美学、文学、史学、文字学、金石学、碑版学皆有种种关系。不用功不成,不专心更不成。所以说,书之道,小中见大。壮夫或不为,壮夫为了也未必怎么样。
三
没学问成不了书法大家,有学问也不一定成书法大家。有些“书法家”,胸无点墨,率尔操觚,朝学执笔,暮已成家,其实,连书法之门还未摸到,却早已名满天下了。而有些学问家写字也确实不高明,书中体现不出多少文化,也不必盲目推崇。书法为技艺,必须“技进乎道”,这是前者的功课。同理,既为技艺,必须有专门的训练和功夫,光凭“文”也不行。
四
西人“造型”二字,几乎误尽几代中国艺术人。曾有某高等艺术院校的博士生对我说:“黄宾虹的画没有造型。”我说:“你对造型的理解我不能苟同。”中国艺术讲抒情写意,讲重意不重形,讲不为物役,讲似与不似,讲画气不画形,讲舍形而悦影,讲传神、神采为上,就是不唯形论。汉字,乃书法母,形意神气,乃书法本质。凡刻意造型者,书法皆失天趣自然,用意于造,刻求于形,外功而已。无形可玩味者,必须有神光气象令人神注,其已入化功,否则即为欺世。中国艺文皆为内功。
五
我好写字有年,始于十二岁之临帖,入手为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而我知书法约在弱冠之年。第一次见米南宫书,始知书之法可为我化。化之一字,包尽中国艺文。法而化,字而人,书中有我无我,能事毕矣,神而圣矣。
六
今人浮狂,故不知《兰亭》渊雅奥赜。今人油滑,故不逮北碑之生拙天趣。今人玩世,故不入《祭侄》沉雄悲壮之担荷。今人浅泛,故不明《黄州寒食》之容与徘徊。夫古人之作书也,风、骚、痛、痒,无不诚中而发外。今人之搔首弄姿,一味造作,早无真风流可言。
七
我之书法启蒙师,老国文教师刘庚堂老人,年已近百,名不出乡里,少年时我得闻法度于斯,可喜者,我从馆阁派入门也。我之太极拳恩师,著名太极技击家李经梧先生也。青年时我初睹上乘太极功夫于师门,而知凡百艺皆须化。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书无书,字无字,无字有字即若离。可幸者,我得遇明师告以太极道理。书拳一如,心字一迹。
八
近年专心绘事,疏于书写。厌烦书界风气,弄不懂云里雾里,很少关注书法活动,展览也限于熟人和朋友的才观览。我有一个理由,书迹即人气,人之气息若不对了,还看其书法干什么?看什么呢?如今书法,已成一“事”,拿书法说事,挂羊头卖狗肉,不看不听也罢。
九
偶有书法友人动问,实在惭愧,于书写不专心也不够用功。不过,毕竟爱好书写,虽是任笔为体,聚墨成形,却自知不时,藏拙也好。若有书兴,写上几件,多未留照,嫁鸡嫁狗,都随缘去。且漫谈一篇,以污雅赏,一粲可矣。
乙酉大雪后一日
(责任编辑:扈淑莹)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