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马我见
2012-06-27 10:33:19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二语于画马一道,可谓得其三昧。曾见韩干画马一轴,笔意古劲,生气勃勃,后人莫能望其项背,而工部尚以不画骨短之,若徒以皮毛求胜者,可以休矣。
古人画马多连篆隶笔出,简洁苍劲,每于腕下顿挫处,见其骨格肋络,略以渲染陪衬,则龙马精神活跃纸上。或以工整笔法,勾如铁线,一丝不苟,若天衣之无缝,间用干笔皴擦,纤毫毕具,然后以烘染出之,丰肌铁骨,屹立长嘶,是非名手不能穷其殊相,若阎
立本、李伯时、赵子昂等,均喜用此等法。古人落墨时,类皆取材于良种,驽钝之质,向不齿
之,马既奇特,画遂超越,斯亦今人梦想所不到者。
清初有郎世宁者,意大利人,画参西法,走兽、花鸟均尚光线,渲染皮毛,倍极细腻,对于画马,尤所擅长,细鬣长鬃,精工纤巧,尝以《百骏图》(即故宫所藏者)、《春郊试马图》(即金荫湖所藏者)名于世,同时金廷标等亦以画马名,流俗识浅,遂成时尚。几不知古人尚有超逸清隽之古法,述典忘祖,此之谓也。今之画匠,以谋蝇头利,亦每以仿郎世宁马自炫,后进盲从,多为所误,甚足惜也。
郎世宁画马,其法别翻新样,洗尽一切旧法,每画一物,惟妙惟肖,纯以实写胜,诚为一代之创作家,迥非今日自命创作家之涂鸦乱抹者可同日语。是其法亦未可厚非,不过尽吾人所知,稍加变化,不可失之火炽,只流入歧途。爰举拙见,略述一二。吾国八法,多以心里想象而成,西画务求写实,阴阳反正,毫厘不失,故中画则纵横驰骤,唯心所欲,常以神奇之笔出人意表,盖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者。因是中画具有微奥之旨趣,有不可磨灭者,故吾人欲以西法参入中画时,不可失中画之本旨,而贻识者之诮。
郎世宁作画之马,类皆塞北之凡马,头小项短,胫宽体肥,伯乐有知,当必掉首。吾人效之,宜于此处注意。古人画马,喜以昂头巨足,躯长臀高写之,始能表现其超群俊品,倘以精工之笔而绘此神俊之物,似又高出一筹矣。布景不可只衬以一二大树,而用草坡塞
责,似此千人一面,形近刻板,未免失之呆滞。总以淡远平原,或丛林秀谷,原野村郊,丘壑较多者为佳,树石草地亦不可过拘于郎世宁法,少间宋元笔意为妙,取长删短,不失书卷气,否则为郎世宁所囿,毕生为郎世宁之奴隶矣。无故论画马,即山水、花卉及虫鱼、鸟兽,均宜从古法入手,笔墨渲染各极其妙,然后再参以西法之光线,学古而不泥于古,所谓领略古法生新奇,方称上乘,拙意若此,尚待质诸高明。
(原载于《湖社月刊》第27期)
(责任编辑:扈淑莹)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