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的意境 唯美的格调
2012-05-22 11:00:34
欣赏山东艺术学院于磊老师的工笔人物画,犹如聆听一曲优雅的轻音乐,作品中那清新的意境、唯美的格调给人带来一缕春风,让人心旷神怡,陶醉其中。
于磊作为一位当代工笔人物画家,有着自己的切入点和艺术见解。她自幼就在浓厚的家庭艺术氛围中熏陶成长,1996年考入天津美院国画系,而后师从名家何家英专攻工笔人物专业,开始真正步入艺术殿堂。2006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后又任教于山东艺术学院国画系,开始了她从事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的新历程。
于磊一贯遵循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艺术取向,善于从平凡世界的点滴中发现题材,并在表现上注重把握人物对象的内心情感状态。她立足于传统工笔画的表现形式,吸收西画中明暗、透视等方面的优长,在尝试融合中西技法绘写人物情感中取得成功。其画作的线与色结合紧密,人物体态身姿得到很好的刻画,环境和背景呈现出多样化来烘托着主题,色与色的巧妙配合使用,使色彩效果更加丰富灵妙,大大增强了画面视觉的真实感,使其清新灵动的画风中充满了浓烈的生活气息。
于磊的工笔画是以都市人物为主,她在创作中十分重视人物内心世界和精神气质的传达,在力求斝嗡茢上更追求“神似”。她具有一双艺术慧眼,善于观察都市女性之美,并通过巧妙的构思,用笔墨塑造出丰富多彩又灵动优美的女性艺术形象,进而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意境,书写出诗歌一般的抒情韵味。
于磊认为:历史悠久的中国工笔画使用“尽精微”的手段,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特别是近现代借助西方造型观的融入之后,又呈现出一派崭新面貌。她正是借助这条艺术之路走入自己的丹青世界的。她在对中国绘画“线”的把握中,不仅注重线条的美感,还努力使线条在画面中体现出一种韵味,一种意境,一种不类同于他作的“味道”,使其笔下的现代都市女性呈现出各自的精神气质,画面清新,境韵悠长,人物形象活泼灵动,色彩淡雅清丽,线条节奏欢快流畅,画境充满诗情画意。这些特点都显示出了她坚实的绘画技巧和高妙的艺术表现能力,再加上其善于融合西画技巧的特长,打破了工笔画容易流于古板和匠气的弊端,使画作清新灵动,意境高雅,别具一格。
从于磊几幅作品的创作过程印证上述几条评价,会让我们更能理解她的艺术内涵:
《远方》是于磊的一幅近作。当时正是春天,路遇一家婚纱店举办服装表演,微风吹起了模特的婚纱,那白纱的褶折犹如春季盛开的白玉兰。这昙花一现的美一下子打动了于磊,她由此联想到了青年女性对于生活的憧憬与向往,联想到了一种向上之美,联想到了欧州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蓬勃朝气,联想到了当今的文化盛世,脑海中突然迸发出“衣如花、花如人、青春之美犹如文化盛世之美”的灵感。当即拍下照片,回去后又对素材进行填充,在搜集的很多少女形象里进行筛选,从中找出最能体现作品意境的人物形象。她以不同表情塑造出三位少女各自不同的心态,并用三种色调的白来处理她们的衣裙,使画面既整体又丰富。她把中间人物的裙摆处理成硕大的白色花朵,使人产生美的联想。随之她又在如何设计背景烘托《远方》主题上进行努力,把画面环境设置为阳台之上,借助登高远眺的观感,把人物与远方的田野、溪流、山川合理的结合起来,拓宽了画作的空间,使《远方》的内涵与观感融为一体,把青春少女之美、服装之美、花朵之美、山水之美、憧憬之美、线条之美、色调之美、艺术之美推向了高峰。
再赏读于磊的《小憩》,更是一幅极具情感之美的佳作。她在广场看到一位母亲为玩滑轮的儿子系鞋带,那种母爱之情触发了她的艺术灵感,便以此进行创作。为了画好母亲毛衣的质感,她试验了多种方法,最终采用了花鸟画中没骨和撕毛的办法的反复画,终使毛衣呈现出那种毛绒绒感觉。她使用沥粉的方法画手套,让手套与毛衣在质感上产生对比。并借鉴民间壁画中金刚与武士的造型对人物造型进行处理。此作语言丰富,技术难度大,但于磊终于攻破了一道道难关,成功的塑造了母子情深的意境,用“美”把“爱”送到了人们的心间。
于磊说:“难度越大,越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只有突破难关,才能画出好画。”这正是一位青年画家在艺术之路上的进取精神,凭借这种精神,相信于磊必定会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责任编辑:扈淑莹)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